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翅卫矛

翅卫矛

《中药大辞典》:翅卫矛

药材名称翅卫矛

拼音Chì Wèi Máo

别名约哦(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枝皮。7~8月采,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约4米。枝近四棱,硬直,有2~4个软木质翅,灰褐色;冬芽小。叶对生,矩圆形至矩圆披针形,长6~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7~15毫米。花紫色,成聚伞花序;花梗长5毫米;总梗长1~2.5厘米。蒴果4裂,卵圆形,红色,长约7毫米,花柱宿存,长约0.2厘米,呈短尖头。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及河岸灌丛中。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破血落胎,调经续断。治产后腹痛,崩中下血,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小腹痛:翅卫矛配五灵脂当归。水煎服。

②治骨折及风湿疼痛:翅卫矛配钮子七铁线莲卷柏、华蕨槲、秦艽、铁棒七。泡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翅卫矛

药材名称翅卫矛

拼音Chì Wèi Máo

英文名bark of Corkywing Euonymus

别名栓翅卫矛、鬼箭羽、八肋木。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的枝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phellomana Loes.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枝,刮取外皮,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栓翅卫矛 落叶灌木,植株高约4m。枝近四棱,有2-4个长条状软木质翅。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长椭圆形、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1cm,宽2-4cm,先端渐洒,。边缘具细锯齿,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聚伞花序一至二回分歧。总花梗长1-1.5cn,有花7-15朵,淡绿色,直径约8mm,4数;花丝长。蒴果近倒心形或卵圆形,粉红色,直径约1cm;花柱宿存。种子有红色假种皮。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700m的山梁、山坡、山谷林缘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河南、湖北、四川。

性味苦;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有经不调;产后瘀阴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孕妇禁服。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小腹痛:翅卫矛配五灵脂当归。水煎服。②治骨折及风湿疼痛:翅卫矛配钮子七铁线莲卷柏、华蕨槲、秦艽、铁棒七。泡酒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碎密花

    药材名称碎密花拼音Suì Mì Huā别名杂密花、细棉花、各落尾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花火把花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quhounia elegans Wall.var.tenuif

  • 熊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骨药材名称熊骨拼音Xiónɡ Gǔ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yth

  • 马鬃

    《中药大辞典》:马鬃药材名称马鬃拼音Mǎ Zōnɡ别名马髻毛(《别录》),马牦(《千金方》)。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毒性《纲目》:"有毒。"功能主治治女子

  • 枫香树皮

    《中药大辞典》:枫香树皮药材名称枫香树皮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Pí别名枫皮(《本草拾遗》),枫香木皮(《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皮。性味①《唐

  • 兰花根

    药材名称兰花根拼音Lán Huā Gēn别名土续断、兰根、幽兰根、山兰、香花草、兰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建兰;寒兰;或台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 《中药大辞典》:酒药材名称酒拼音Jiǔ出处《别录》来源为米、麦、黍、高梁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化学成分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等条件之不同,酒的名色极多,其成分亦差异甚大。在制法上,酒可分为蒸馏酒(

  • 红莲子草

    药材名称红莲子草拼音Hónɡ Lián Zǐ Cǎo别名红节节草、红田乌草、红绿草、红草、红棕草、五色草、织锦苋、模样苋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红莲子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ernanth

  • 紫金莲

    《中药大辞典》:紫金莲药材名称紫金莲拼音Zǐ Jīn Lián别名转子莲(《贵州草药》),紫金标(《贵州药植目录》),搬倒甑(《中草药通讯》(2):43,1971)。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白

  • 黄波罗果

    药材名称黄波罗果拼音Huánɡ Bō Luó Guǒ出处吉林怀德县《防治气管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小檗碱和药根碱。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内

  • 虎睛

    药材名称虎睛拼音Hǔ Jīnɡ别名虎眼睛(《别录》)。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眼睛。将虎睛成对割下,放在炒热的谷子内烘,冷后再炒再烘,至干燥为度。生境分部产于东北及华南各地。性状呈椭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