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荆芥

红荆芥

药材名称红荆芥

拼音Hónɡ Jīnɡ Jiè

别名藿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动蕊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inostemon ornatum(Hemsl.)Kudo[Teucrium ornatum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动蕊花,多年生草本,高50-80cm。茎直立,基部分枝,四棱形,光滑无毛。叶具短柄,柄长0.3-1cm;叶片卵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线形,长7-13cm,宽1.3-3.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状线形,长7-13cm,宽1.3-1.5cm,先端性状渐尖,基部楔状下延,边缘具疏牙齿,两面无毛,侧脉6-8对。轮伞花序2花远隔,开向一面,多数组成顶生及腋生的疏松总状花序;苞片长约5mm,早落;花萼长4.7mm,外面无毛,内面喉冲淡具毛环,萼齿5,呈二唇式开张,上唇3齿,中齿特大,圆形,直径3mm,侧齿卵圆形,小,附于中齿基部的两侧,下唇两齿,披针形;花冠紫红色,长11mm,外面疏被柔毛及淡黄色腺点,内面无毛,冠筒长达8mm,上唇2裂,裂片斜三角状卵形,裂片间缺弯达上唇1/2,下唇3裂,中裂片卵圆状匙形侧裂片长圆形,雄蕊4,前对稍长,花药2室,肾形,花柱长超出雄蕊,先端不相等2裂;子房球形。小坚果倒卵形,长约1mm。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40-2550的山坡林下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发表清热;解毒利湿;散瘀消肿。主感冒发热;头痛;肺痈;肝炎;水肿;淋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里白

    药材名称中华里白拼音Zhōnɡ Huá Lǐ Bái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中华里白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pterygium chinensis(Ros.)Devol[Gleiche

  • 乌口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口树药材名称乌口树拼音Wū Kǒu Shù别名茶山虫、土五味子、达仑木来源茜草科乌口树Tarenna attenuata (Voigt)Hut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

  • 小百部

    《中药大辞典》:小百部药材名称小百部拼音Xiǎo Bǎi Bù别名门冬薯(《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块根。2~3月间,挖取生长2~3年的地下块根,洗净泥土

  • 药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药茴香药材名称药茴香拼音Yào Huí Xiānɡ来源伞形科药茴香Pleurospermum giraldii 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化学成分种

  • 柳叶亚菊蒿

    药材名称柳叶亚菊蒿拼音Liǔ Yè Yà Jú Hāo别名藏花儿、艾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亚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ania salicifolia (M) Poljak. [Tan

  • 鸟不企

    药材名称鸟不企拼音Niǎo Bù Qǐ别名鸟不服、红心茨亩、老鸦拍、鹰不拍、大叶鸟不企、刺老苞根、雀不站、大鹰不扑、鹊不踏、细号刺葱、刺葱树、刺葱、鹰不拍、美冬竹、雷公木、芝练木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

  • 木椒根

    药材名称木椒根拼音Mù Jiāo Gēn别名木姜子根(《重庆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根。8~10月采挖。性味①《重庆草药》:"味辛辣,性热,无毒。"

  • 野茄树

    药材名称野茄树别名土烟叶、假烟叶、山烟草、臭烟、臭鹏木、洗碗叶、茄树来源茄科茄属植物野茄树Solanum verbascifolium L.,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微温。有毒

  • 辣蓼

    药材名称辣蓼拼音Là Liǎo别名辣蓼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或根、叶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根和叶

  • 三七

    《中国药典》:三七药材名称三七拼音Sān Qī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