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榔木

红榔木

《中药大辞典》:红榔木

药材名称红榔木

拼音Hónɡ Lánɡ Mù

别名棉榔树

出处《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0~15米。树皮粗糙,嫩枝有薄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6厘米,宽3~4厘米,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有10~13对侧脉,主脉略偏斜。果实倒卵形,先端有深凹口。

生境分部生于山下、河边、土质肥沃的地方。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接骨,消肿,止血。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红棉木粉末适量,敷于创面,加压后包扎。

②治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红梅木研粉,加酒调为糊状,敷患处,三天换药一次。

③治跌打肿痛:红榔水粉末一至二钱酒冲服,日服二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榔木

药材名称红榔木

拼音Hónɡ Lánɡ Mù

别名大树皮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毛榆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adrossowii Litw.var.virgata(Planch.)Grudz.[U.virgata Wall.ex Planch.;U.Pumila L.var.pilosa Rehd.]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去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

原形态落叶乔木。树皮纵裂;当年生枝密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3-0.7cm;托叶早落;叶片卵形、椭圆形,稀菱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斜宽楔形,上面密生硬毛,粗糙,下面有柔毛,尤以脉上显着,有时无毛,但至少脉腋有簇生毛,边缘具重锯齿。翅果圆形或近圆形,长8-15mm,宽6-12mm,无毛,果翅淡绿色,果核部分淡红色,位于翅果中部,果梗被毛。花、果期2-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400m的坡地及山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主骨折;跌打伤痛;外伤出血;胃肠出血;尿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凤仙

    药材名称水凤仙拼音Shuǐ Fènɡ Xiān别名华凤仙、水指甲花、象鼻花、水边指甲花、入冬雪、中华凤仙花、水仙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c

  • 竹节七

    药材名称竹节七拼音Zhú Jié Qī别名搜山虎、小万年青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搜山虎的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

  • 洋草果

    药材名称洋草果拼音Yánɡ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原

  • 滇杠柳

    药材名称滇杠柳拼音Diān Gànɡ Liǔ别名柳叶过山龙、青蛇胆、飞仙藤、黑骨藤、柳叶夹、小黑牛来源萝藦科杠柳属植物滇杠柳Periploca forrestii Schlecht.,以根或

  • 对虾壳

    药材名称对虾壳拼音Duì Xiā Ké别名海虾壳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对虾科动物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等多种对虾的甲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naeus

  • 金棒锤

    药材名称金棒锤拼音Jīn Bànɡ Chuí别名细蔓委陵菜、金金棒、小五爪龙来源蔷薇科金棒锤Potentilla reptans L.,以块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甘肃、陕西、

  • 千脚虫

    药材名称千脚虫拼音Qiān Jiǎo Chónɡ别名大草鞋虫、马陆来源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圆马陆科马陆Prospirobolus joannsi (Brolemann),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四川

  • 野油麻

    《中药大辞典》:野油麻药材名称野油麻拼音Yě Yóu Má别名地参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圆叶水苏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根状茎,基

  • 高山栲

    药材名称高山栲别名白猪栗、丝栗、椎栗来源壳斗科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以根、茎皮、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涩、微苦,平。功能主治收敛,

  • 雉子筵

    《全国中草药汇编》:雉子筵药材名称雉子筵拼音Zhì Zǐ Yán别名满山红、莓叶委陵菜瓢子来源蔷薇科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以地上部分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