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紫革耳

紫革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革耳

药材名称紫革耳

别名革耳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紫革耳Panus conchatus (Fr.)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生阔叶林的切株及腐木上。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云南。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紫革耳

药材名称紫革耳

拼音Zǐ Gé ěr

别名革耳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贝壳状革耳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us conchatus (Bull.ex Fr.) Fr.[Agaricus conchatus Bull.ex Fr.; Panus torulosus (Pers.) Fr.var.comchatus Kar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子实体,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初期肉质,后变为强韧革质。菌盖扁平,后为漏斗形,罕为贝壳形,直径5-10cm;盖面初时有细毛,很快消失,往往粗糙或有不明显环纹,初时葡萄紫色,渐变为淡黄褐色或茶褐色,老后褪色为浅土黄色。盖缘薄,粉状,后期生稀条纹。菌肉白色,韧,后变为木栓质,菌褶延生,较密至稀疏,幅窄,往往在柄上交织,淡紫色至紫红色,后变为土黄色;褶缘平坦。菌柄偏生,偶有侧生,短,长2-3cm,粗1-2.5cm,紫色,有灰色软毛,强韧,中实。囊状体圆筒形、棒状或纺锤形,无色,(36-50)μm×(8-14)μm。孢子卵状椭圆形,无色,光滑,(6-7)μm×(3-3.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腐木或伐桩上。夏季丛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陕西、甘肃、河南、湖南、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革质或半肉质,扇形、半球形或斜漏斗形,直径4-8cm,紫葡萄色、紫褐色或菱色。边缘内卷或常呈波状,表面具细绒毛或光滑,有辐射状纹理。菌肉类白色。菌褶稍稀疏,类白色、淡紫色或淡黄褐色。菌柄侧生或偏生,长1-4cm,直径0.5-2cm,表面具淡紫色或淡灰色绒毛,中实,质韧。气微,味淡。

性味淡;性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3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盲肠草

    药材名称盲肠草拼音Mánɡ Chánɡ Cǎo别名鬼针草、黄花雾、玉盏载银杯、婆婆针、感冒草、豆渣草、鬼见愁、豆渣菜、狗札、细毛鬼针草、一包针、刘寄奴、跟人走、带人走、豆叉菜、杈杈草、牙金草、虾钳草、

  • 青葙花

    《中药大辞典》:青葙花药材名称青葙花拼音Qīnɡ Xiānɡ Huā出处《江西本草》来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花序。性味《江西草药》:"性微寒,味苦。"功能主治清肝凉血,明目去翳。治吐血

  • 刺竹笋

    《中药大辞典》:刺竹笋药材名称刺竹笋拼音Cì Zhú Sǔn别名芳竹笋(《岭南采药录》)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原形态箣竹(赞宁《笋谱》),又名:竻竹、答黎竹、樆竹、

  • 草地黄芩

    药材名称草地黄芩别名川黄芩来源唇形科黄芩属植物草地黄芩Scutellaria hypericifolia Levl.,以根入药。9~10月挖根,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利湿解毒。用于风

  • 黄栌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栌药材名称黄栌拼音Huánɡ Lú来源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ria Scop.,以根、树枝及叶入药。根随时可采;夏季枝叶茂密时砍下枝

  • 野鸦椿叶

    药材名称野鸦椿叶拼音Yě Yā Chū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 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scaphis jap

  • 绢毛石花

    药材名称绢毛石花拼音Juàn Máo Shí Huā别名卷丝苦苣苔来源苦苣苔科绢毛石花Corallodiscus sericeus (Craib)Burtt,以全草入药。

  • 岭南铁角蕨

    药材名称岭南铁角蕨拼音Lǐnɡ Nán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Sampson's Spleenwort别名肥蕨出处始载于《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岭南铁角蕨的全草

  • 水凤仙

    药材名称水凤仙拼音Shuǐ Fènɡ Xiān别名华凤仙、水指甲花、象鼻花、水边指甲花、入冬雪、中华凤仙花、水仙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c

  • 水芙蓉

    《中药大辞典》:水芙蓉药材名称水芙蓉拼音Shuǐ Fú Rónɡ别名麻雀草(《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水管筒、三叉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水薄荷、软骨倒水莲(《广东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