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硫黄菌

硫黄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硫黄菌

药材名称硫黄菌

别名黄多孔菌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黄多孔菌Tyromyces sulpbureus (Bull. ex Fr.) Donk,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生长在栎、桦、枫、李、海棠、冷杉及落叶松的活立木及木桩上。

药理作用此菌产生的齿孔酸(eburicoic acid),可用以合成甾体药物(类固醇化合物),这种甾体药物对机体可以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性味干,温。

功能主治调节机体,增进健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硫黄菌

药材名称硫黄菌

拼音Liú Huánɡ Jūn

别名黄芝、金芝、硫黄多孔菌、鲑鱼菌、硫色菌、树鸡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硫色干酪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romyces sulphureus(Bul.ex Fr.)Donk[Polyporus sulphureus Fr.;Laetiporus sulphureus (BULL.EX Fr.)Bond.et S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备用。

原形态硫色干酪菌,子实体无柄或基部狭窄似菌柄。菌盖半圆形,往往覆瓦状,肉质,老后干酪质,(3-28)cm×(3-30)cm,厚0.5-2cm,有微细绒毛或光滑,有皱纹,无环带,柠檬黄色或鲜橙色,后期褪色;边缘薄,波浪状至瓣状裂。菌肉白色或浅黄色,厚0.4-1.8cm,菌管长1-4mm。管口硫黄色,后期褪色,多角形,平均每1mm间3-4个,孢子卵形至近球形,有小尖,无色,光滑,(5-7)μm×(4-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及针叶树的树干或木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南及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子实体无柄。菌盖半圆形,长径或色淡,有毛或无毛,有皱纹,边缘波状或瓣裂。管口两面硫黄色,或色淡,管口有多角形,每1mm间3-4个。质硬而脆。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3β-羟基-8,24-羊毛甾二烯-21-酸(3β-hydroxylanosta-8,24-dien-21-oic acid),胡芦巴碱(trigonelline),龙是肌碱(homarine)等。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主气血不足;体虚;衰弱无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作食品。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花绿绒蒿

    药材名称黄花绿绒蒿拼音Huánɡ Huā Lǜ Rónɡ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椭果绿绒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nopsis chelidoniflia Bur.et Fran

  • 三钻七

    药材名称三钻七拼音Sān Zuàn Qī别名三钻风、甘姜、香丽木、山胡椒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Blume,以树皮入药。四季可采,多用鲜品或晒干用。性

  • 白山蓼

    药材名称白山蓼拼音Bái Shān Li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白山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xmanni Lepec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晾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溪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溪黄草药材名称溪黄草拼音Xī Huánɡ Cǎo别名熊胆草、山熊胆、风血草、黄汁草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

  • 青丝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丝龙药材名称青丝龙拼音Qīnɡ Sī Lónɡ别名阴痧草、阳痧草、晒不死、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兰来源蕨类石松科青丝龙Lycopodium hamiltonii Spr

  • 牛巴嘴

    药材名称牛巴嘴拼音Niú Bā Zuǐ别名山蚂蝗[云南]、野豆子、大山蚂蝗[四川]来源豆科山蚂蝗属植物波叶山蚂蝗Desmodium sinuatum Blume ex Baker,以根及全株

  • 肥皂荚

    《全国中草药汇编》:肥皂荚药材名称肥皂荚拼音Féi Zào Jiá别名肉皂荚、肥猪子来源豆科肥皂荚属植物肥皂荚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以

  • 尼泊尔鸢尾子

    药材名称尼泊尔鸢尾子拼音Ní Bó ěr Yuān Wě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dacora Wall.[I.nepalensis D.Den

  • 山香草

    药材名称山香草拼音Shān Xiā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山香草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0~90厘米。茎直立,方形,带紫色,密被短柔毛。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形或卵

  • 小广藤

    药材名称小广藤别名土藤、广藤、细圆藤来源防己科小广藤Pericampylus glaucus (Lam.)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四川、云南。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通经络,除风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