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芫茜

石芫茜

药材名称石芫茜

拼音Shí Yuán Qiàn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厚叶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sinocrassifolia C.J.Chen[Pilea crassifolia Hance;P.peploides Hook.et Atn.var.cava-leriei Lev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平卧草本,全株无毛。茎肉质,纤细,多分枝。叶对生;叶柄长0.2-0.6mm;托叶三角形,宿存;叶片肉质,双凸透镜状,脆纸质,近圆形或扇状圆形,长4-8.5mm,先端圆形,基部近截形,边缘全缘反卷,上面绿色,下面干时变糠皮状,钟乳体仅在上面明显,梭形;基出脉3条,侧脉2-4对。雌雄同株;雄聚伞花序由少数几朵花密集成头状,花序梗长2-5mm;苞片明显,卵状披针形。雄花大,淡黄绿色,具梗;花被片4,倒卵状长圆形,内凹,外面近先端有2个囊状突起;雄蕊4;退化雌蕊短圆柱状。雌花未见。花期11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水边阴处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疮疡;热结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肥皂荚

    《全国中草药汇编》:肥皂荚药材名称肥皂荚拼音Féi Zào Jiá别名肉皂荚、肥猪子来源豆科肥皂荚属植物肥皂荚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以

  • 粟米

    《中药大辞典》:粟米药材名称粟米拼音Sù Mǐ别名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

  • 大草蔻

    《中药大辞典》:大草蔻药材名称大草蔻拼音Dà Cǎo Kòu英文名Beautiful Galangal Fruit别名土砂仁、假砂仁来源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果实熟时采摘,晒干或

  • 莲子心

    《中国药典》:莲子心药材名称莲子心拼音Lián Zǐ Xīn英文名PLUMULA NELUMBINIS别名莲心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成熟种子

  • 龙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药材名称龙珠拼音Lónɡ Zhū来源茄科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x Sav.)Makino,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台湾

  • 黎豆

    《中药大辞典》:黎豆药材名称黎豆拼音Lí Dòu别名虎豆(《尔雅》郭璞注),狸豆(《纲目》),巴山虎豆、鼠豆(《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头花黎豆的种子。秋后

  • 龙船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船花药材名称龙船花拼音Lónɡ Chuán Huā别名百日红、映山红、红缨树来源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以根、茎及花

  • 山药藤

    《中药大辞典》:山药藤药材名称山药藤拼音Shān Yɑo Ténɡ出处《上海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茎藤。秋季连根拔起,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丹毒。用法用量外用:煎

  • 红芋

    《中药大辞典》:红芋药材名称红芋拼音Hónɡ Yù别名红半夏、红岩芋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种植物零余芋的块茎或全株。秋、冬采集。切片晒干。原形态一年生宿根草本,高30

  • 玉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铃花药材名称玉铃花别名老开皮来源安息香科玉铃花Styrax obassia Sieb. et Zucc.,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功能主治驱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