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马骨根

白马骨根

药材名称白马骨根

拼音Bái Mǎ Gǔ Gēn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茜草科植物马骨六月雪。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

性味《草木便方》:"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湿。治偏正头痛。牙痛,喉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白带,白蚀。

①《宁乡县志》:"根:煮鸡子,可治齿痛。"

②《草木便方》:"祛风毒,除风热,清利头目。治偏、正头痛,牙、喉痛,胸膈虚热。"

③《江西民间草药》:"治湿热黄疸,小儿疳积,肚大青筋,目中起翳,咳嗽痰中带血,妇人产后寒热,尿血,湿热脚气。"

④《泉州本草》:"治眉棱骨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

复方①治齿痛:路边荆根一至二两。水煎去渣,打鸭蛋二枚,同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②治湿热黄疸:白马骨根一两,小金钱草(天胡荽)一两。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肠风,脏毒便血:路边荆根一至二两。以猪大肠半斤炖汤,以汤煎药服。

④治妇人白带:路边荆根一至二两。以猪精肉二、三两煎汤,以汤煎药服。

⑤治白浊:路边荆根一至二两。米泔水煎服。(③方以下出《中医药实验研究》)

⑥治小儿疳积、肚大青筋、目中起翳:白马骨根五至七钱,猪肝二两。蒸汤,食肝及汤。

⑦治咳嗽痰中带血:白马骨根-至二两,用瘦猪肉二两炖汤,以汤煎药服。

⑧治历节风:白马骨根二至三两。用猪蹄-只煎汤,以汤煎药服。(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⑨治瘰疬:路边荆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每日一剂,久服有效。(《中医药实验研究》)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药材名称菰拼音Gū别名茭白、茭儿菜、茭笋、菰实、菰米来源禾本科菰属植物菰Zizania caduciflora (Turcz.)Hand.-Mazz.,以茭白、根及果实(菰实、菰米)入药。夏秋采,分别

  • 地麻黄

    药材名称地麻黄拼音Dì Má Huánɡ别名粟米草(《植物名实图考》),地杉树(《贵州民间药物》),鸭脚瓜子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杏科植

  • 玉竹

    《中国药典》:玉竹药材名称玉竹拼音Yù Zhú英文名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别名萎蕤、玉参、尾参、铃当菜、小笔管菜、甜草根、靠山竹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

  • 五色梅叶

    药材名称五色梅叶拼音Wǔ Sè Méi Yè别名臭金凤叶、毛神花叶、五色花叶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樱丹的叶或嫩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ntana camara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

  • 白石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英药材名称白石英拼音Bái Shí Yīnɡ来源为一种块状的二氧化硅矿石。全年可采挖,拣选纯白色的供用。性状呈不规则的块状,多具棱角,大小不一。全体呈白色或

  • 椬梧

    药材名称椬梧拼音Yí Wú别名福建胡颓子、锅底刺来源胡颓子科椬梧Elaeagnus oldhami Maxi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祛风理湿,下气

  • 牡鼠粪

    药材名称牡鼠粪拼音Mǔ Shǔ Fèn别名鼠矢(《本草经集注》),两头尖(陶弘景),雄鼠粪(《日华子本草》),豭鼠粪(《类证活人书》)。出处《别录》来源为鼠科动物雄性褐家鼠等的干燥粪便。性味

  • 蔷薇叶

    《中药大辞典》:蔷薇叶药材名称蔷薇叶拼音Qiánɡ Wēi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叶。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复方

  • 木菠萝

    药材名称木菠萝拼音Mù Bō Luó别名将军木、蜜冬瓜、树菠萝来源桑科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以树液、果仁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树

  • 白薯莨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薯莨药材名称白薯莨拼音Bái Shǔ Lànɡ别名山仆薯、板薯、那亚、榜花薯、叶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