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片姜黄

片姜黄

药材名称片姜黄

英文名RHIZOMA WENYUJIN CONCISUM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纵切厚片,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长3~6cm,宽1~3cm,厚0.1~0.4cm。外皮灰黄色,粗糙皱缩,有时可见环节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一圈环纹及多数筋脉小点。质脆而坚实。断面灰白色至棕黄色,略粉质。气香特异,味微苦而辛凉。

鉴别(1) 本品横切面:表皮有残留,外壁稍厚。木栓细胞多列。皮层散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大,维管束外韧型,靠外侧的较小,排列紧密,有的木质部仅1~2个导管,中间较大,并伴有薄壁性纤维。皮层及中柱薄壁组织中散有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3)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5ml,时时振摇,约30分钟,滤过,滤液加石油醚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片姜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17:3)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甲法)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3~9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大驳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驳骨药材名称大驳骨拼音Dà Bó Gǔ别名黑叶爵床、大接骨来源为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大驳骨Admatoda ventricosn (Wall.) Nees [Justicia ve

  • 毛轴牙蕨

    药材名称毛轴牙蕨拼音Máo Zhóu Yá Jué英文名Pteridrys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毛轴牙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drys anstra

  • 京大戟

    《中国药典》:京大戟药材名称京大戟拼音Jīnɡ Dà Jǐ英文名RADIX EUPHORBIAE PEKINENSIS别名大戟、龙虎草、天平一枝香、膨胀草、将军草、震天雷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

  • 绛梨木子

    《中药大辞典》:绛梨木子药材名称绛梨木子拼音Jiànɡ Lí Mù Zǐ别名打枪子(《分类草药性》),叫梨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叫耳母子,叫铃子(《四川中药志》),

  • 葛谷

    《中药大辞典》:葛谷药材名称葛谷拼音Gě Gǔ出处《本经》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5%及γ-谷氨酰基苯丙氨酸。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②《医林纂要》:&

  • 红地榆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地榆药材名称红地榆来源蔷薇科红地榆Potentilla griffithii Hook. f.,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泻。主治红白痢疾,白带。用法用

  • 宽羽线蕨

    药材名称宽羽线蕨拼音Kuān Yǔ Xiàn Jué英文名Broad-pinna Colysis别名九龙盘、一包金、骨碎补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宽羽线蕨

  • 剪刀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剪刀股药材名称剪刀股拼音Jiǎn Dāo Gǔ别名鸭舌草、鹅公英来源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剪刀股Ixeris debilis A. Gray [I. japonica Nakai; La

  • 阴蚼

    药材名称阴蚼拼音Yīn Qú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平胸龟科动物大头平胸龟的全体。原形态体略呈扁圆形,腹背均有坚硬的鳞甲,甲长约16厘米,宽约12厘米。头大,不能缩入甲内;头部覆有整块的角质鳞

  • 鸭舌鱼鳖

    药材名称鸭舌鱼鳖拼音Yā Shé Yú Biē别名苍条鱼鳖、卧龙草、马牙齿、三百棒、石豇豆、回阳生、金扁担、金挖耳、手指背、石菜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x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