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焦槟榔

焦槟榔

药材名称焦槟榔

英文名SEMEN ARECAE PREPARETA

来源本品为槟榔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薄片,直径1.5~3cm,厚1~2mm。表面焦黄色,可见大理石样花纹。质脆,易碎。气微,味涩、微苦。

鉴别(1) 本品粉末焦黄色。内胚乳细胞极多,多破碎,无色,完整者呈不规则多角形或类方形,胞间层不甚明显,直径56~112μm,壁厚6~11μm,纹孔较多,甚大,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19μm。外胚乳细胞呈类方形、类多角形或作长条状,直径40~72μm,壁厚约8μm,孔沟可察见,胞腔内大多数充满红棕色至深棕色物。种皮石细胞呈纺锤形,多角形或多条形,直径24~64μm,壁厚5~12μm,淡黄棕色,纹孔少数,裂缝状,有的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螺纹及网纹导管偶见,直径8~16μm。

(2) 照槟榔项下的[鉴别](2) 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炮制槟榔片,置锅内,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焦黄色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小构树叶

    药材名称小构树叶拼音Xiǎo Gòu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叶

  • 岩黄连

    《中药大辞典》:岩黄连药材名称岩黄连拼音Yán Huánɡ Lián别名岩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岩黄连的根。秋后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倒圆锥形,肉质。茎单一

  • 柏树果

    《中药大辞典》:柏树果药材名称柏树果拼音Bǎi Shù Guǒ别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

  • 白石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英药材名称白石英拼音Bái Shí Yīnɡ来源为一种块状的二氧化硅矿石。全年可采挖,拣选纯白色的供用。性状呈不规则的块状,多具棱角,大小不一。全体呈白色或

  • 狗肉

    《中药大辞典》:狗肉药材名称狗肉拼音Gǒu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肉。原形态狗(《左传》),又名:犬(《左传》),黄耳(崔豹《古今注》),地羊(《纲目》),家犬(《医林纂要》)

  • 龙须眼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须眼子菜药材名称龙须眼子菜拼音Lónɡ Xū Yǎn Zǐ Cài别名线形眼子菜来源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以全

  • 白叶刺根

    药材名称白叶刺根拼音Bái Yè Cì Gēn出处福建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原形态福建胡颓子,又名:椬梧。常绿直立灌木,高1~2米。枝具长棘刺,幼枝被褐色鳞片

  • 栝楼茎叶

    药材名称栝楼茎叶拼音Guā Lóu Jīnɡ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茎叶。性味《纲目》:"酸,寒,无毒。"功能主治《别录》:"疗中热伤

  • 阳雀花

    《中药大辞典》:阳雀花药材名称阳雀花拼音Yánɡ Què Huā别名渣玛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南锦鸡儿的花。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米;多分枝,外皮灰褐

  • 蒙莸

    药材名称蒙莸别名蒙古莸、蓝花菜、白沙蒿、山狼毒来源马鞭草科蒙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山西。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消食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