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温泉

温泉

药材名称温泉

拼音Wēn Quán

别名温汤、沸泉

出处1.温泉入药始见于《本草拾遗》,谓之“温汤”。

2.《纲目》云:“温泉有处甚多。按《胡仔渔隐丛话》云:汤泉多作硫黄气,浴之则袭人肌肤。惟新安黄山是朱砂泉,春时水即微红色,可煮茗。长安骊山是礜石泉,不甚作气也。朱砂泉虽红而不热,当是雄黄尔。有砒石处亦有汤泉,浴之有毒。”以上记载可见,古代有治病作用之温泉以硫黄泉为主,此外尚有礜石泉、朱砂泉等,与现今情况基本一致。

来源药材基源:为下渗的雨水和地表水,循环至地壳深处而形成的温度超过20℃以上的自然积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性味甘;辛;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解毒杀虫。主筋骨拘挛;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疥癣;疮疡

用法用量外用:沐浴;或取适量,外洗。

各家论述论温泉主诸疮、风冷之由陈藏器:温泉“下有硫黄,即令水热,硫黄主诸疮病,水亦宜然;水气硫黄臭,故应愈诸风冷为上。”(《本草拾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沙蓬

    药材名称沙蓬别名吉刺儿[蒙语]、沙米、蒺藜梗来源藜科沙蓬Agriphyllum arenariun Bieb.,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各省。性味甘,凉。功能主治发表解热。主治感冒发烧,肾炎。用

  • 海狗油

    药材名称海狗油拼音Hǎi Gǒu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原形态参见"海狗肾"条性味性热。功能主治善消利。治

  • 佛肚花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药材名称佛肚花拼音Fó Dù Huā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

  • 鸭脚茶

    药材名称鸭脚茶拼音Yā Jiǎo Chá别名高脚落山箕、山落茄、雨伞子、九节兰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中华野海棠的全株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sinensis(Diels)H.L.

  • 山龙眼

    药材名称山龙眼别名黄豆树、大力王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 (Willd.) Muell.-Arg.,以根、茎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活络

  • 红豆

    《中药大辞典》:红豆药材名称红豆拼音Hónɡ Dòu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红豆树的种子。秋末冬初采种子,备用。原形态红豆树,又名:鄂西红豆树、江阴红豆树。乔木,高9~

  • 刚毛尖子木

    药材名称刚毛尖子木拼音Gānɡ Máo Jiān Zi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刚毛尖子木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spora uagans (Roxb.)Wall.[Melastom

  • 刺鸭脚木

    药材名称刺鸭脚木别名掌叶木、七加皮、鸭脚罗伞、空壳洞来源五加科刺鸭脚木Brassaiopsis glomerulata (Blume) Regel,以根、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及西南地区。性

  • 雨蛙

    药材名称雨蛙拼音Yǔ Wā别名无斑雨蛙、梆梆狗来源两栖纲雨蛙科无斑雨蛙Hyla arborea immaculata Boettger,以全蛙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解毒,杀虫。主治湿疹。用法用量

  • 桐皮

    药材名称桐皮拼音Tónɡ Pí别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原形态①泡桐(《纲目》),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