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海仙花

海仙花

药材名称海仙花

拼音Hǎi Xiān Huā

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楼台草、古木草

出处本品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海仙花,生云南海边。紫茎独挺,繁花层缀,五瓣缺唇,娇红夺目。土人夏日持售于市,曰三台花,以花作三层也。其叶如莴苣。"按其所述形态及生境,与现今报春花科植物海仙花Primula poissoniiFranch。基本一致。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海仙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poisson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香气,不被粉。根茎极短,向下发出一丛粗长的支根。叶丛冬季不完全枯萎;叶柄极短或与叶片近等长,具阔翅;叶片倒卵状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4-10(-13)cm,宽1.2-5cm,先端圆钝,稀具小骤尖头,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翅状,边缘具近于整齐的三角形小牙齿,质地厚而无毛。花葶直立,高20-45cm,果时长可达60cm,具伞形花序2-6轮,每轮3-10朵花;苞片线状披针形,长5-10mm;花梗长1-2cm,开花期稍下弯,果时直立;花萼杯状,长约5mm,分裂约达全长的1/3,裂片三角形或长圆形,先端稍钝;花冠深红色或紫红色,冠筒口周围黄色,冠筒长9-11mm,喉部具明显的环状附属物,冠檐平展,直径1.8-3,裂片倒心形,长8-9.5mm,宽6-8mm,先端通常深2裂;长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2mm,花柱长约6.5mm;短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6.5mm,花柱长2mm。蒴果长于或稍长于花萼。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100m的山坡草地湿润处和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赤痢;便血;砂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晶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晶兰药材名称水晶兰拼音Shuǐ Jīnɡ Lán别名梦兰花、水兰草、银锁匙[浙江]来源鹿蹄草科水晶兰属植物水晶兰Monotropa uniflora L.,以全草入药。

  • 辣辣菜

    药材名称辣辣菜拼音Là Là Cài别名腺茎独行菜、小辣辣、羊辣罐、辣麻麻、尿溜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LepidiumapetalumWilld.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pi

  • 姜叶三七

    药材名称姜叶三七拼音Jiānɡ Yè Sān Qī别名姜七、内消子、土三七、打不死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姜叶三七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圆形或椭

  • 金珠柳

    药材名称金珠柳拼音Jīn Zhū Liǔ别名大叶良箭、白胡椒、红斑鸠米、野兰、白子木、普洱茶、杜宏山、观音茶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金珠柳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esa montana

  • 省沽油根

    药材名称省沽油根拼音Shěnɡ Gū Yóu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 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phylea bumalda DC.

  • 风箱树花

    《中药大辞典》:风箱树花药材名称风箱树花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Huā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花序。夏季采集,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

  • 猪鬃凤尾蕨

    药材名称猪鬃凤尾蕨拼音Zhū Zōnɡ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Bristled Brake别名还阳草、猪毛草、金鸡尾、锯锯草、凤尾蕨、细凤尾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

  • 麻油

    《中国药典》:麻油药材名称麻油拼音Má Yóu英文名OLEUM SESAMI来源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状本品为淡

  • 瓦韦

    《全国中草药汇编》:瓦韦药材名称瓦韦拼音Wǎ Wéi别名剑丹、七星草[北京]、骨牌草、小叶骨牌草、金星草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

  • 金雀儿

    药材名称金雀儿拼音Jīn Què ér英文名Scotch Broom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金雀儿的花或枝梢。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tisus scopar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