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槟榔花

槟榔花

《中药大辞典》:槟榔花

药材名称槟榔花

拼音Bīnɡ Lɑnɡ Huā

出处《中药志》

来源棕榈科植物槟榔雄花蕾。夏季采集。晒干,去梗。

生境分部产于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气无,味淡。

功能主治①《中药志》:"为芳香健胃、清凉止渴药。"

②《广东中药》:"与猪肉煲汤,治疗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炖肉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槟榔花

药材名称槟榔花

拼音Bīnɡ Lɑnɡ Huā

英文名Areca flower

出处出自《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ca catechu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晒干。

原形态槟榔,乔木,高10-18m;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羽状复叶,丛生于茎顶端,长1.3-2m,光滑,叶轴三棱形;小叶片披针状线或线形,长30-70cm,宽2.5-6cm ,基部较狭,顶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cm,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萼片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mm,雄蕊6,花丝短小,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梗,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萼片3,长圆状卵形,长12-15mm。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cm,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时红色。每年开花2次,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马来西亚。

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气无,味淡。

性味味淡;性凉

归经胃;肺经

功能主治健胃;止渴;止咳。主口渴;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炖肉。

各家论述1.《中药志》:为芳香健胃、清凉止渴药。

2.《广东中药》:与猪肉煲汤,治疗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黄杨木

    《中药大辞典》:水黄杨木药材名称水黄杨木拼音Shuǐ Huánɡ Yánɡ Mù别名乌棒子(《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的根。全年可采。原

  • 华山参

    《中国药典》:华山参药材名称华山参拼音Huà Shān Shēn英文名RADIX PHYSOCHLAINAE别名热参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漏斗泡囊草(华山参)Physochlaina infun

  • 痄腮树

    药材名称痄腮树拼音Zhà Sāi Sh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痄腮树的根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opsis terminalis (Kurz) Slum.[Helicia ter

  • 马缨花

    《中药大辞典》:马缨花药材名称马缨花拼音Mǎ Yīnɡ Huā别名密筒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云南中草药选》),映山红(《贵州药植名录》),苍山杜鹃(《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

  • 鸢翅骨

    《中药大辞典》:鸢翅骨药材名称鸢翅骨拼音Yuān Chì Gǔ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翅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功能主治治小儿齁咳累,鸢翅骨,刮灰兑

  • 白花柴

    药材名称白花柴别名米念巴、白花树、翠容叶来源亚麻科白花柴Tirpitzia ovoidea Chun et How,以枝、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舒筋活络。跌打损伤,

  • 罗汉松实

    《中药大辞典》:罗汉松实药材名称罗汉松实拼音Luó Hàn Sōnɡ Sh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竹柏科植物土杉或短叶土杉等的种子及花托。原形态①土杉,又名:长青(《纲目

  • 乌贼鱼肉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肉药材名称乌贼鱼肉拼音Wū Zéi Y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

  • 五加果

    药材名称五加果拼音Wǔ Jiā Guǒ英文名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 A.sessiliflorus (Rupr.et Maxim.)Seen.别名南

  • 鼋膏

    《中药大辞典》:鼋膏药材名称鼋膏拼音Yuán Gāo别名鼋脂(《淮南万毕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鼋甲"条。功能主治张鼎:&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