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榛子花

榛子花

药材名称榛子花

拼音Zhēn Zi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榛和川榛及毛榛的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2.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rchue-nensis Franch.3.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采收和储藏:清明前、后五六日采收,晾干,或加工制成干粉。

原形态1.灌木或小乔木,高1-7m。树皮灰色;枝条暗灰色,无毛,小枝黄褐色,密生短柔毛及疏生长柔毛。叶柄长1-2cm;叶片圆卵形至宽倒卵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凹缺或截形,中央有三角状突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中部以上有浅齿,上面几无毛,下面没脉有短柔毛,侧脉5-7对。雄花序2-7排成总状,长约4cm,花药黄色。果单生或2-6簇生;果苞针形,具细条棱,外面密生短柔毛和刺毛状腺体,上部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几全缘;果序梗长约1.5cm,密生短柔毛。坚果近球形,长7-15mm,微扁,密被细绒毛,先端密被粗毛。花期4-5月,果期9月。

2.本变种与榛的区别在于:叶片椭圆形、宽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尾状;花药红色;果苞裂片的边缘全缘,很少有锯齿。花期3-4月,果期10月。

3.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灌木;叶的边缘具粗锯齿,中部以上浅裂,基部两侧近于对称;果苞管状,在坚果上部缢缩,较果长2-3倍,外面被黄色刚毛并兼有白色短柔毛,上部浅短柔毛,上部浅裂。坚果先端具小突尖,外被白色绒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地阴坡灌丛中。

2.生于海拔200-2500m山地林中。

3.生于海拔400-1500m的山坡灌丛或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3.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甘肃、山东、四川等地。

功能主治止血;消肿;敛疮。主外伤出血;冻伤;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粉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结根草莓

    药材名称结根草莓拼音Jié Gēn Cǎo Méi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结根草莓的全草。6~7月采,茎最好,除去枯枝残叶及须根,晾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12

  • 旋复花根

    药材名称旋复花根拼音Xuán Fù Huā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旋复花"条。功能主治①《别录》

  • 楸木皮

    《中药大辞典》:楸木皮药材名称楸木皮拼音Qiū Mù Pí别名楸白皮(《千金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原形态楸(《本草拾遗》),又名:金丝楸、

  • 海蝰

    药材名称海蝰拼音Hǎi Kuí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别名海蛇、黑尾海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

  • 天浆壳

    《中药大辞典》:天浆壳药材名称天浆壳拼音Tiān Jiānɡ Ké别名天将壳(《饮片新参》),萝藦荚(《药材学》)。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壳。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果壳

  • 榼藤

    《中药大辞典》:榼藤药材名称榼藤拼音Kē Ténɡ别名过山枫、大血藤、过山龙、过江龙、扭骨风(《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榼藤的茎藤。原形态榼藤(《南方草木状》)常

  • 鲨鱼胆

    药材名称鲨鱼胆拼音Shā Yú Dǎn别名鲛鱼胆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telus manazo Bleeder2.Mustelus gris

  • 牛鼻栓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鼻栓药材名称牛鼻栓拼音Niú Bí Shuān别名千斤力来源金缕梅科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Rehd. et Wils.,以枝、叶入药

  • 槟榔花

    《中药大辞典》:槟榔花药材名称槟榔花拼音Bīnɡ Lɑnɡ Huā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夏季采集。晒干,去梗。生境分部产于广东等地。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

  • 乌药花

    药材名称乌药花拼音Wū Yào Huā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滇常山"条。功能主治治妇人红崩,水煎,点水酒服。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