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椰子油

椰子油

《中药大辞典》:椰子油

药材名称椰子油

拼音Yē Zi Yóu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棕榈种植物椰子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

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椰子皮"条。

性状椰子油在热带地方为白色液体,在冷处则为牛油样的固体;有特殊气味,新鲜时气味芬芳。油的比重0.8354,折射率1.4295,碱化值258,碘值8.4~9.3。

化学成分果肉含油量为60~65%。油中含游离脂肪酸20%,羊油酸2%,棕榈酸7%,羊脂酸9%,脂蜡酸5%,羊蜡酸10%,油酸2%,月桂酸45%。

椰子油的甾醇中含豆甾三烯醇4.5%,豆甾醇及岩藻甾醇31.5%,α-菠菜甾醇及甾醇6%,β-谷甾醇58%。

功能主治治疥癣,冻疮。

①《华夷花木考》:"祛暑气。"

②《粤志》:"疗齿疾,冻疮。"

③《中国药植图鉴》:"搽神经性皮炎。"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椰子油

药材名称椰子油

拼音Yē Zi Yóu

英文名Coconut endosperm Oil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经加工而成的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os nucifera L.

采收和储藏:将果实有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榨取其油。

原形态椰子,大乔木,高15-30m,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簇生茎顶;叶柄粗壮,长达1m以上;叶片羽状全裂,长3-4m;裂片多数,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长65-100cm,宽3-4cm;先端渐尖,革质。肉穗花序腋生,长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散生于下部;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cm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鳞片状,长3-4mm;花瓣3片,卵状长圆形,长1-1.5cm;雄蕊6,长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cm;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坚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长15-25cm,先端微具3棱,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近基处有3萌发孔。种子1颗,种皮薄,紧贴着白色坚实的胚乳,胚乳内有一富含液汗空腔;胚基生。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长热带地区海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及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白色液体或脂样固体,具特异芳香气。相对密度0.8354,折光率1.4295,碘值8.4-9.3。

化学成分果肉含油量为60-65%。油中含游离脂肪酸20%,羊油酸2%,棕榈酸7%,羊脂酸9%,脂蜡酸5%,羊蜡酸10%,油酸2%,月桂酸45%。椰子油的甾醇中含豆甾三烯醇(Stigmastatrienol)4.5%,豆甾醇(Stigmasterol)及岩藻甾醇(FucosCerol)31.5%,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甾醇6%, β-谷甾醇58%。

鉴别油的比重0.8354,折射率1.4295,碱化值258,碘值8.4-9.3。

性味辛;微温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敛疮。主疮癣;湿疹;冻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搽。

各家论述1.《华夷花木考》:祛暑气。

2.《粤志》:疗齿疾,冻疮。

3.《中国药植图鉴》:搽神经性皮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粘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粘药药材名称小粘药别名三叶五香血藤、滑叶藤来源毛茛科小粘药Clematis fasciculiflora Franch.,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活血

  • 南瓜蒂

    《中药大辞典》:南瓜蒂药材名称南瓜蒂拼音Nán Guā Dì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生境分部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

  • 鬼箭羽

    《中药大辞典》:鬼箭羽药材名称鬼箭羽拼音Guǐ Jiàn Yǔ别名卫矛、鬼箭(《本经》),神箭(《广雅》),六月凌(《植物名实图考》),八树、四棱锋、芸杨,鬼见愁(《中国树木分类学》),四面

  • 河豚目

    《中药大辞典》:河豚目药材名称河豚目拼音Hé Tún Mù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眼睛。功能主治抉河豚目,拌轻粉,埋地中化水,拔

  • 短柄南蛇藤茎叶

    药材名称短柄南蛇藤茎叶拼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J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

  • 岗柃叶

    药材名称岗柃叶拼音Gǎnɡ Lí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岗柃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groffzi 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岗柃灌木或小乔木,高

  • 狗肝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肝菜药材名称狗肝菜拼音Gǒu Gān Cài别名猪肝菜、羊肝菜、青蛇仔、野青仔、小青、六角英、路边青、土羚羊来源爵床科狗肝菜属植物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

  • 多枝婆婆纳

    药材名称多枝婆婆纳拼音Duō Zhī Pó Pó Nà别名小败火草来源玄参科多枝婆婆纳Veronica javanica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秦岭以南各地及西

  • 金甲豆

    药材名称金甲豆拼音Jīn Jiǎ Dòu英文名Sieve Bean别名黄帝豆、五色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本品种子如不充分烤熟,食之可引起氢氰酸中毒。又据报

  • 羽叶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羽叶三七药材名称羽叶三七拼音Yǔ Yè Sān Qī别名竹根三七、扭子七、黄连三七、花叶三七来源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羽叶三七Panax bipinnatifidus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