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月见草

月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月见草

药材名称月见草

拼音Yuè Jiàn Cǎo

别名夜来香

来源柳叶菜科月见草Oenothera erythrosepala Borb.,以入药。

生境分部贵州。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约20~25%,油中含亚麻酸甘油酯。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病,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月见草

药材名称月见草

拼音Yuè Jiàn Cǎo

英文名root of Redsepal Eveningprimrose

别名山芝麻夜来香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月见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othera biennis L.

采收和储藏:秋季将根挖出,除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达1m。第1年进行营养生长。根粗壮,肉质。丛生莲座状叶,有长柄;叶片倒披针形,密生白色伏毛;第2年抽出花茎,圆柱形,粗壮,单一或上部稍分枝,疏生白色长度硬毛。下部茎生叶有柄,长0.5-2cm,上部近无柄,吉片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0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稀疏浅牙齿,两面生细毛。花单生茎上部叶腋;萼筒长2.5-3cm,先端4裂,花期反折,顶端有长尖状附属物,疏生白色长毛及腺毛;花瓣4,黄色,倒卵状三角形,长约2cm,先端微凹;雄蕊8,不超出花冠;子房下位,4室,柱头4裂。蒴果长圆形,略呈四棱形,成熟时4拉裂。种子有棱角,在果内呈水平状排列,紫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m的向阳山坡、荒草地、沙质地及路旁河岸沙砾地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北及贵州等地。公园庭园多有栽培。原产美洲湿带地区。

栽培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强,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微碱或微酸性土壤中均能生长。北方为一年生植物,淮河以南为二年生植物。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北方春播,淮河以南各地秋播或春播。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10-15d左右即可长出幼苗。当幼苗长成莲座状时,可间苗定株或移植,按行株距65cm×65cm进行。

田间管理 幼苗在第2对直叶展开后,进行中耕除草,植株高30cm时,培土。移栽或定苗后,追施粪肥或尿素1次,初蕾时追施第2次肥。

性味味甘;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寒湿痹;筋骨酸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直獐牙菜

    药材名称红直獐牙菜拼音Hónɡ Zhí Zhānɡ Yá Cài别名红直当药来源龙胆科红直獐牙菜Swertia erythrosticta Maxim.,以全草

  • 苦蘵根

    《中药大辞典》:苦蘵根药材名称苦蘵根拼音Kǔ Zhī Gēn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根,夏、秋采取。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寒,味苦,无毒。"功能主治利水通淋

  • 亮叶桦

    药材名称亮叶桦拼音Liànɡ Yè Huà别名光皮桦、尖叶桦、大叶榔、红桦树、桦角、花胶树、狗啃木来源桦木科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 Winkl.,以叶入

  • 野升麻

    《中药大辞典》:野升麻药材名称野升麻拼音Yě Shēnɡ M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穗升麻的根茎。9~10月采挖根茎,去净茎叶、须根,晒干。原形态单穗升麻,又名:野菜升麻

  • 粟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奴药材名称粟奴拼音Sù Nú别名粟粒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粟奴Ustilago crameri Koern.以冬孢子粉入药。多寄生

  • 毛风藤

    药材名称毛风藤拼音Máo Fēnɡ Ténɡ别名白毛英、毛果、毛和尚头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野海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japonense Nakai[S. drlcama-r

  • 赤地榆

    《中药大辞典》:赤地榆药材名称赤地榆拼音Chì Dì Yú别名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

  • 三轮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轮蒿药材名称三轮蒿拼音Sān Lún Hāo别名白头蒿来源菊科三轮蒿Anaphalis bicolor (Franch.)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中药大辞典》:酥药材名称酥拼音Sū别名苏(《本草经集注》),酪苏(《唐本草》),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的酥油。制法土法加工者,系将鲜乳汁装在牛

  • 万年柏

    药材名称万年柏别名虎尾蕨、深裂铁角蕨、地柏枝、洞里仙来源为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虎尾铁角蕨Asplenium incisum Thun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苦、甘,凉。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