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尖齿耳蕨

尖齿耳蕨

药材名称尖齿耳蕨

拼音Jiān Chǐ ěr Jué

英文名Sharp-tooth Shield Fern

别名山鸡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acutidens Chris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鲜用或晒干;或除去叶,将根茎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45-60cm。根茎短而直立,顶部及叶柄基部被棕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8-28cm,叶片纸质,萎缩,线状披针形长30-35cm,先端羽状浅裂,渐尖而呈长尾状,基部不缩短,一回羽状深裂;羽片栉次展开,25-40对,互生,长2.5-3cm,宽7-10mm,近于无柄,镰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上面耳形,下面截形,急尖,边缘齿牙状而小,先端微呈芒状;叶脉羽状细弱,斜分叉。孢子囊群棕色,小形,背生于羽片侧脉分叉上,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上方的约10个以上,在下方的3-6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300m的山谷林下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45-60cm。根茎密生披针形鳞片。叶柄长18-28cm,深禾秆色,基部密生披针形鳞片,上部近光滑,叶片披针形,长30-34cm,中部宽4.5-5cm,基部不变狭,一回羽状,羽片长2.5-3cm,宽6-8mm,镰状披针形,基部上侧凸起呈尖三角形,下侧平切,边缘有前伸具芒刺的尖齿,叶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分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盖圆盾形,近全缘。

性味甘;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平肝;和胃;止痛。主头晕;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用于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瓦韦

    药材名称黄瓦韦拼音Huánɡ Wǎ Wéi别名金鸡尾、大石韦、七星剑(《贵州民间药物》),瓦韦,石茶(《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黄瓦韦的根及全草。

  • 多穗石柯果

    药材名称多穗石柯果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Guǒ别名甜茶果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石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Re-

  • 百合子

    《中药大辞典》:百合子药材名称百合子拼音Bǎi Hé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种子。功能主治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摘录《中药

  • 萝芙木茎叶

    《中药大辞典》:萝芙木茎叶药材名称萝芙木茎叶拼音Luó Fú Mù Jī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茎叶,夏、秋采收。性状干燥茎直径

  • 毛八角莲

    药材名称毛八角莲拼音Máo Bā Jiǎo Lián别名独叶一枝花(《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毛八角莲的块茎。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茎块状,蔓生,

  • 大叶黄杨叶

    药材名称大叶黄杨叶拼音Dà Yè Huánɡ Yá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zcus Thunb.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japonz

  • 毛花点草

    药材名称毛花点草拼音Máo Huā Diǎn Cǎo别名透骨消(《广西药植名录》),波丝草(《贵州草药》),雪药(《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薄麻科植物毛花点草的全草。夏、秋

  • 红豆树

    药材名称红豆树拼音Hónɡ Dòu Shù别名红豆来源豆科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平。有小毒

  • 林荫千里光

    药材名称林荫千里光拼音Lín Yīn Qiān Lǐ Guānɡ别名黄菀来源菊科林荫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中部、东部、东北部、西北部

  • 云实根

    《中药大辞典》:云实根药材名称云实根拼音Yún Shí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云实"条。性味苦辛,温。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