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鬼钗

小鬼钗

药材名称小鬼钗

拼音Xiáo Guǐ Chāi

别名鹿角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小鬼叉手、鬼针草、鬼疙针、刺针草、细叶鬼针草、细叶刺针草、小刺叉。锅叉草、一包针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paruiflora Willd.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鲜用或切段干用。

原形态小花鬼针草一年生草本,高20-90cm。茎下部圆柱形,有条纹,中上部常为钝四方形,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3cm,背面微凸或扁平,腹面有沟槽,槽内及缘有疏柔毛;叶片长6-10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第1次分裂深达中肋,裂片再次羽状分裂,小裂片具1-2个粗齿或再作第三回羽裂,最后一次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边缘梢向上反卷,上面被短柔毛,下面无毛或沿叶脉被稀疏柔毛,上部叶互生,二回或一回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单生,具长梗;总苞筒状,基部被柔毛,外层苞片4-5枚,线状披针形,边缘被疏柔毛,内层苞片常仅1枚,托片状;托片边缘透明;无舌状花;盘花两性,6-12朵,花冠筒状,冠桅4齿裂。瘦果线形,略具4棱,长13-16cm,两端渐狭,有小刚毛,顶端芒刺2枚,有倒刺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荒地、林下及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

性状性状鉴别 全长30-50cm,茎下部圆柱形,有纵条纹,中上部常为钝四方形;表面暗褐色。单叶对生,完整叶展平后为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小叶片条状披针形,叶缘全缘稍向上反卷,上面被短柔毛,下面无毛或沿中脉被稀疏柔毛;上部叶互生,二回至一回羽裂。头状花序单生茎、枝端,花黄棕色。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扁平细胞,切微延长,外被角质层。皮层数列薄壁细胞,在四棱处为厚角组织。韧皮纤维束分布于韧皮部外,断续成环状,韧皮部狭窄。维管束多达30个;射线薄壁细胞排列整齐;髓部宽广,髓细胞中多见草酸钙方晶和淀粉粒。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平,外被角质层;栅栏组织1列,细胞长圆柱形,海绵组织较厚,细胞间隙较大,细胞形状不规则。主脉维管束外韧型。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 6-羟基香豆精(6-hydroxy-coumarin),7-羟基-6-甲氧基香豆精(7-hydroxy-6-methoxy-coumarin),齐墩果烯(0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柚皮芸香甙(nariratin),芦丁(rutin),5,7,2′,5′-四羟基黄酮(5,7 2′,5′-tetrahydroxyflavone),酸枣仁甾醇-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1→3)-α-L-去氧塔洛糖基(1→2)-α-1-L-阿拉伯糖基]

药理作用对消化系统作用:小鬼杈注射液40g/kg皮下注射,对大鼠、豚鼠幽门结扎性溃疡有显着抑制作用,45g/kg皮下注射,也显着减少小鼠应激性胃溃疡面积;小鬼叉 46g/kg还显着抑制小鼠利血平性溃疡发生。小鬼叉40g/kg、20g/kg皮下注射,均明显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酸度。小鬼叉对离体豚鼠胃肌条收缩无影响;但静脉注射40g/kg,于给药后5-l5分钟就完全抑制在体鸡胃的运动,直至2小时不恢复。小鬼叉腹腔注射 45g/kg,显着抑制小鼠肠道炭末推进。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小鬼钗注射液的半数致死量为173g/kg,可信限区间为170.2-175.8g/kg。体外无溶血作用。对家兔角膜无刺激性症状。家兔股四头肌刺激实验中,局部组织有充血现象。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活血;解毒。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肠炎腹泻;小便涩痛;风湿痹痛;跌打瘀肿;痈疽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楝花

    药材名称楝花拼音Liàn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花。化学成分花含黄酮甙:印楝花甙即杨梅树皮素-3’-L-阿拉伯糖甙,槲皮素-3-半乳糖甙,山奈酚-3-葡萄糖

  • 虱婆草

    药材名称虱婆草拼音Shī Pó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石龙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nophila sessiliflora (Vahl)Bl,[Hot-toinia sessil

  • 锯齿王

    《全国中草药汇编》:锯齿王药材名称锯齿王别名锯叶竹节树、百六齿、叶上花、鱼骨木、铁巴掌来源红树科锯齿王Carallia diplopetala Hand.-Mazz.,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 梓树

    药材名称梓树拼音Zǐ Shù别名臭梧桐、黄金树、豇豆树、水桐、梓实、梓白皮来源紫葳科梓属植物梓树Catalpa ovata G. Don,以果实、树白皮和根白皮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

  • 苦参实

    《中药大辞典》:苦参实药材名称苦参实拼音Kǔ Shēn Shí别名苦参子(《纲目》),苦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种子。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 桐油

    《中药大辞典》:桐油药材名称桐油拼音Tónɡ Yóu别名桐子油(《纲目》)。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所榨出的油。化学成分从油桐子热压所得的桐油,是一种干性油(碘

  • 剪刀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剪刀股药材名称剪刀股拼音Jiǎn Dāo Gǔ别名鸭舌草、鹅公英来源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剪刀股Ixeris debilis A. Gray [I. japonica Nakai; La

  • 双肾草

    《中药大辞典》:双肾草药材名称双肾草拼音Shuānɡ Shèn Cǎo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坠桃草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葱叶兰的全草。4~5月采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金老梅根

    药材名称金老梅根拼音Jīn Lǎo Mé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uticosa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根,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金

  • 剑花

    药材名称剑花拼音Jiàn Huā别名量天尺花、霸王花(《岭南采药录》),昙花(《广州植物志》),七星剑花、龙骨花(《广东中药》Ⅱ),霸王鞭(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东中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