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红苏

小红苏

药材名称小红苏

拼音Xiǎo Hónɡ Sū

别名木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高原香薷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feddei Levl.

采收和储藏:8-10月采集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高原香薷,草本植物,高3-20cm。茎基部分枝,小枝尤其是在下部的依伏或上升,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8mm,被短柔毛;叶片卵形,长4-24mm,宽3-14m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圆齿,上面密被短柔毛,下面被短柔毛,叶脉 较长而密,具腺点。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状化序,长1-1.5cm,生于茎和枝顶端,偏于一侧;苞片圆形,长宽约3mm,先端芒尖,外面被柔毛,边缘具缘毛,脉带紫色;花萼管状,长约5mm,外面被白色柔毛,萼齿5,披针状钻形,具缘毛,前2齿较长,先端刺芒状,花冠红紫色,长约8mm,外面被 柔毛及腺点,上唇直立先端正微缺,被北长缘毛,全缘,下唇3裂,中裂片圆形,全缘,侧裂片弧形;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花丝无毛;子房4裂,花柱细,伸出,柱头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mm,淡黄色。花期9-11月,果期10-12月或翌看12月或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800m的山坡草地、人旷草地、空旷地、路旁、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长3-20cm,自基部分枝,小枝被短柔毛;质脆。叶卷皱缩,展平呈卵形,长0.4-2.4cm宽0.3-1.4cm,上面暗绿色,密被短柔毛,下面淡绿色,被短柔毛,腺点稀疏或不明显。有时可风了穗状花序,长1-1.5cm,花冠红紫色。小坚果长圆形,长约0.1cm,浓褐色。揉搓后有特异清香。味凉、凉。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发表解暑;化湿杀虫。主暑天感冒;发热头痛;无汗身重;腹痛吐泻水肿;疮疮;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合萌

    《中药大辞典》:合萌药材名称合萌拼音Hé Ménɡ别名水茸角(《中藏经》),合明草(《本草拾遗》),水皂角(《分类草药性》),木排豆、木稗(《广西中兽医药植》),独木根、野皂角、大

  • 楮树根

    《中药大辞典》:楮树根药材名称楮树根拼音Chǔ Shù Gēn别名谷树子根(《本经逢原》),谷木蔃(《生草药手册》)。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性味①《

  • 小果蕗蕨

    药材名称小果蕗蕨拼音Xiǎo Guǒ Lù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小果蕗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m microsorum(V.d.B.)Ching.[Hymenophyl

  • 大一面锣

    《中药大辞典》:大一面锣药材名称大一面锣拼音Dà Yī Miàn Luó别名大一面绿(《峨嵋药植》),白毛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

  • 海鹞鱼齿

    《中药大辞典》:海鹞鱼齿药材名称海鹞鱼齿拼音Hǎi Yào Yú Ch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魟科动物赤魟等的牙齿。性味《本草拾遗》:"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

  • 还阳参

    《中药大辞典》:还阳参药材名称还阳参拼音Hái Yánɡ Shēn别名天竺参、万丈深、竹叶青、独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铁刷把、有根无叶(《文山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

  • 水菇里

    药材名称水菇里别名水菇藜、红野豆、野黄豆来源豆科水菇里Desmodium henryi A. K.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麻、涩,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

  • 胡杨

    药材名称胡杨拼音Hú Yánɡ别名胡桐、胡桐泪[树脂]、异叶杨、托奥罗依[蒙名]来源杨柳科杨属植物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 Schrenk.以树脂、叶、根、花等

  • 白粉藤

    药材名称白粉藤拼音Bái Fěn Ténɡ别名独脚乌桕、夜牵牛、白面水鸡、青龙跌打、山葫芦、山鸡蛋、飞龙接骨来源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

  • 刀豆根

    药材名称刀豆根拼音Dāo Dòu Gēn出处《医林纂要》来源豆科植物刀豆的根。性味苦,温。①《医林纂要》:"苦咸。"②《分类草药性》:"性平,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