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红人

小红人

《中药大辞典》:小红人

药材名称小红人

拼音Xiǎo Hónɡ Rén

别名三七、大碎米草(《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蓼科植物粗毛火炭母块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块状,外表红色,内黄色。茎多节,红色。叶具短柄,叶柄基部各有一舌状裂片抱茎;叶片卵形戌矩圆状卵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密被粗毛;幼叶沿主脉有黑褐色斑块;托叶鞘膜质。花序头状,由数个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花白色。瘦果。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略旁。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通经活血,止血,解毒。治肠炎,痢疾,月经不调,血崩,产后流血过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红人

药材名称小红人

拼音Xiǎo Hónɡ Rén

别名一条龙、火炭草、火炭菜、老鼠蔗、红崩砂草、黄平藕、土三七、酸广台、大碎米草、野辣子草、辣野蓼、接骨丹大红袍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粗毛火炭母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chinense L.var.hispidum Hook. 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根块状,外表红色,内黄色。茎多节,红色,枝上密被褐色粗毛。叶互生;叶柄短,基部各有一小舌状裂片抱茎;托叶鞘股质;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6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密被褐色粗毛;幼叶沿主脉有黑褐色斑块。数个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花被5深裂;白色,裂片在花果期稍增大,并成肉质;雄蕊8;花柱3。瘦果具3棱,黑色有光泽。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酸;性凉

功能主治清大肠热毒;活血止血。主泄泻;痢疾;月经不调;崩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通经活血,止血,解毒。治肠炎,痢疾,月经不调,血崩,产后流血过多。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六轴子

    《中药大辞典》:六轴子药材名称六轴子拼音Liù Zhóu Zǐ别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躅果(

  • 土牡蛎

    《中药大辞典》:土牡蛎药材名称土牡蛎拼音Tǔ Mǔ Lì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蚌科动物川南珠蚌的沉积贝壳。冬季水枯时,在河滩沙坝上收集,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贝壳2片,同形,呈长椭圆形,长

  • 柄果槲寄生

    药材名称柄果槲寄生拼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

  • 毛节兔唇花

    药材名称毛节兔唇花拼音Máo Jié Tù Chú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节兔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chilus lanatonodus C.Y.Wu et Hsuan

  • 螃蟹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七药材名称螃蟹七别名少穗鹿药、少穗花、铁拐子[西藏]来源百合科鹿药属植物管花鹿药Smilacina henryi (Baker) Wang et Tang,以根状茎和根入药。秋

  • 算盘子根

    《中药大辞典》:算盘子根药材名称算盘子根拼音Suàn Pán Zi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根,秋季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算盘子"条。

  • 黄桷叶

    《中药大辞典》:黄桷叶药材名称黄桷叶拼音Huánɡ Jué Yè别名大榕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叶。原形态黄葛树(《边州闻见录》),

  • 地灵根

    药材名称地灵根拼音Dì Línɡ Gēn别名地柏灵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紫药女贞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rum dela-vayanum Hariot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

  • 肾子藤

    药材名称肾子藤拼音Shèn Zǐ Ténɡ英文名valida Limaciopsis别名粉绿藤、疟疾草(云南)。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肾子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

  • 脐带

    《全国中草药汇编》:脐带药材名称脐带拼音Qí Dài别名坎炁来源为健康人的婴儿脐带。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微咸,温。用法用量纳肾气,定喘咳,敛汗止疟。主治虚劳,胎毒,脐疮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