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果蕗蕨

小果蕗蕨

药材名称小果蕗蕨

拼音Xiǎo Guǒ Lù Jué

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小果蕗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m microsorum(V.d.B.)Ching.[Hymenophyllum microsorum V.d.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15-20cm。根茎纤细,丝状,长而横走,下面疏生纤维状的根。叶远生,相距2-3cm;叶柄长5-10cm,褐色,无毛;叶片薄膜质,卵形至椭圆形,长6-12cm,宽4-6cm,四回羽裂;羽片10-12对,互生,几无柄,开展,三角状披针形,先端稍向上弯,长2-6cm,宽1-2cm,基部不对称,其下侧极偏斜,密接;一回小羽片5-8对,无柄,开展,三角状卵形至斜卵形,长0.8-2cm,宽4-10mm;二回小羽片,3-5对,互生,无柄,阔楔形至近于扇形,长3-5mm,宽2-3mm;末回裂片2-4个,互生,极斜向上,长圆状线形,长1-3mm,宽不到0.5mm,先端钝头,常有浅缺刻,全缘,单一或分叉,密接。叶脉叉状分枝,两面隆起,深褐色,末回裂片有小脉1条。除叶柄外,叶轴及各回羽轴均有平直的翅。孢子囊群小,多数,位于叶片上半部,着生于各个裂片的先端;囊苞为等边三角状卵形,长约1mm,圆头,全缘,深裂几达基部,其下的裂片不狭缩。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600m的山地密林下潮湿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部、南部、西南部及台湾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主痈疖肿毒;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锅焦

    药材名称锅焦拼音Guō Jiāo别名锅粑(王玷桂《不药良方》),黄金粉(《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烧干饭时所起的焦锅巴。性味《纲目拾遗》:"味苦甘,性平。"功能主治《纲

  • 柏树油

    《中药大辞典》:柏树油药材名称柏树油拼音Bǎi Shù Yóu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树干渗出的树脂。砍断树干,待树脂渗出凝结后,7~8月间采。性味①《草木便方》

  • 秋葡萄

    药材名称秋葡萄拼音Qiū Pú Tɑo别名扁担藤、野葡萄来源葡萄科秋葡萄Vitis romaneti Roman.,以茎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河南、四川、贵州。性味甘、微涩,凉。功

  • 扁豆

    药材名称扁豆拼音Biǎn Dòu别名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篱豆、蛾眉豆(《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茶豆

  • 龙爪树

    药材名称龙爪树拼音Lónɡ Zhǎo Shù别名鳊鹅掌柴、七叶加、鸭脚木、七叶莲、西南鹅掌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扁盘鹅掌柴的叶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khasiana(

  • 黄杨叶

    药材名称黄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Yè别名黄杨脑。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M.Cheng或雀舌黄杨Buxus bodinieri L

  • 节节草

    药材名称节节草拼音Jié Jié Cǎo别名土木贼、锁眉草、笔杆草来源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节节草Equisctum ramosissimum Desf.的全草。四季可采,割取地上全草

  • 鲨鱼翅

    药材名称鲨鱼翅拼音Shā Yú Chì别名鲛鱼翅、鲛鲨翅、沙鱼翅、金丝菜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鳍。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us manazo Bleeker采收和储藏

  • 多裂独活

    药材名称多裂独活拼音Duō Liè Dú Huó英文名root of Cowparsnip出处始载于《四川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多裂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di

  • 刺楸树皮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皮药材名称刺楸树皮拼音Cì Qiū Shù Pí别名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