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奶浆参

奶浆参

《中药大辞典》:奶浆参

药材名称奶浆参

拼音Nǎi Jiānɡ Shēn

别名万丈深、马尾参(《云南中草药》),还阳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奶浆柴胡,秋、冬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云南中草药》:"苦,温。"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补肝肾,益脾增乳。治小儿疳积,贫血,白带,水肿,肝炎,缺乳,跌打损伤,肠风下血。"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强肝肾。治头晕体虚,四肢无力,奶少,视力模糊,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炖肉,煮鸡蛋、糯米或泡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奶浆参

药材名称奶浆参

拼音Nǎi Jiānɡ Shēn

英文名Common Hawksbeard

别名还阳参、天竹参、万丈深、马尾参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竹叶万尤丈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pis phoenix Dunn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竹叶万丈深多年生草本,高30-50cm。全株有白色乳汁。根条状,长可达60cm。茎丛生,直立,有棱线,被棕色长粗毛。单叶互生;叶片倒披针形以至条状披针形,长3.5-6.5cm,宽约7m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狭楔形,下处成短柄,边缘疏生刺齿并有束毛,上面有粗毛,下面疏生刺毛,尤以中脉上较多。头状花序排列为二岐聚伞状伞房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2层,条形,外短内长;全部为舌状花,花冠黄色。瘦果细柱形,深棕色,有细棱线;冠毛丰富,白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松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健脾利湿。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水肿;带下疳积;缺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补肝肾,益脾增乳。治小儿疳积,贫血,白带,水肿,肝炎,缺乳,跌打损伤,肠风下血。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强肝肾。治头晕体虚,四肢无力,奶少,视力模糊,筋骨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蕉皮

    《中药大辞典》:大蕉皮药材名称大蕉皮拼音Dà Jiāo Pí出处《广东中药》II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皮。秋季收拾蕉皮晒干。生境分部主产广东。性状果皮,鲜者黄绿色,干者黑褐色,呈

  • 算盘子叶

    《中药大辞典》:算盘子叶药材名称算盘子叶拼音Suàn Pán Zi Yè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枝叶。夏、秋季采,切碎,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复叶耳蕨

    药材名称复叶耳蕨拼音Fù Yè ěr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头复叶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chniodes exilis(Hance)Ching[Aspidium exil

  • 云南红豆蔻

    药材名称云南红豆蔻拼音Yún Nán Hónɡ Dòu Kòu别名红豆蔻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节鞭山姜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conchigera Griff.[Languasc

  • 拳参

    《中国药典》:拳参药材名称拳参拼音Quán Shēn英文名RHIZOMA BISTORTAE别名紫参、草河车、刀剪药、铜罗、虾参、地虾、山虾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拳参Polygonum bist

  • 饱饭花枝叶

    《中药大辞典》:饱饭花枝叶药材名称饱饭花枝叶拼音Bǎo Fàn Huā Zhī Yè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珍珠花的枝叶。全年可采。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治偏头痛

  • 黑藁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藁本药材名称黑藁本别名岩川芎、野川芎、岩林来源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蕨叶藁本Ligusticum pteridophyllum Franch.,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辛,温

  • 三叉凤尾蕨

    药材名称三叉凤尾蕨拼音Sān Chā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Wallich's Brake别名老泻风、凤尾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

  • 天胡荽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胡荽药材名称天胡荽拼音Tiān Hú Suī别名金钱草[江西]、满天星[四川]、破铜钱、明镜草、铺地锦[广东、湖南]、盆上芫茜、星秀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Hydroc

  • 戟叶石苇

    药材名称戟叶石苇拼音Jǐ Yè Shí Wěi别名渣贝筝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孢子囊群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刷去黄毛,切段,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