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天目木姜子

天目木姜子

《中药大辞典》:天目木姜子

药材名称天目木姜子

拼音Tiān Mù Mù Jiānɡ Zǐ

别名芭蕉杨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根、叶、果实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米。叶互生,阔倒卵形、菱状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长9~20厘米,宽6~13厘米,先端钝尖或圆,基部稍耳形,全缘,厚纸质,叶脉红棕色,侧脉7~9对,两面脉上均有短柔毛,老时上面惭变光滑;叶柄长3~7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先叶开放,每5~8朵成伞形花序;总苞8片,阔卵形,外面有绢状毛;花被黄色,6~8裂,裂片大小不等,外面有毛,雄花具能育雄蕊9,花药4室,内向瓣裂;雌花具退化雄蕊9,子房卵形,花柱近顶部略有短柔毛。核果卵圆形,熟时黑色,长约1.5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的向阳山坡。分布浙江。

功能主治根皮、果实:治寸白虫。叶:治伤筋。

复方①治寸白虫:天目木姜子果实和根皮三至四钱,加醉鱼草根二至三钱。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次。

②治伤筋:天目木姜子叶、蛇葡萄根。共捣烂,和酒糟或白酒作成讲,烘热,包扎伤处,干则更换。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天目木姜子

药材名称天目木姜子

拼音Tiān Mù Mù Jiānɡ Zǐ

英文名Fruit of Tianmu Mountain Litse, Tianmushan Litse

别名芭蕉杨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果实、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auriaulata Chien et Cheng

采收和储藏:果实9-10月采摘,晒干。根皮全年均可采,洗净泥土,要段,晒干。

原形态天目木姜子,落叶乔木,高达20m。叶互生,阔倒卵形、菱状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长9-20cm,宽6-13cm,先端钝尖或圆,基部稍耳形,全缘,厚纸质,叶脉红棕色,侧脉7-9对,两面脉上均有短柔毛,老时上面渐变光滑;叶柄长3-7cm。花单性,雌雄异株,先叶开放,每5-8朵成伞形花序;总苞8片,阔卵形,外面有绢状毛;花被黄色,6-8裂,裂片大小不等,外面有毛,雄花具能育雄蕊9,花药4室,内向瓣裂;雌花具退化雄蕊9,子房卵形,花柱近顶部略有短柔毛。核果卵圆形,熟时黑色,长约1.5cm。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向阳山坡和山谷杂木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浙江。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1.5cm,直径约1.2cm。表面黑色或紫黑色,顶端钝圆,基部可见杯状宿存的花被,直径约1.5cm,黄棕或宁绿色。果梗长约1.3cm。外皮薄,除去外皮可见硬脆的果核,内含种子1粒。气香,味辛凉。

化学成分种子含油50.7%,内含月桂酸(lauric acid)34.6%,癸酸(capric acid)26.7%,十二碳烯酸(dodecenoic acid)14.5%,油酸(oleic acid)8.3%,亚油酸(linoleic acid)4.2%,癸烯酸(decenoic acid)4.2%,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4.2%,癸烯酸(decenoic acid)4.2%,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2.5%,十四碳麻酸(tetradecenoic acid)2.4%,棕榈酸(palmitic acid)1.5%,亚麻酸(linolenic acid)0.5%,硬脂酸(stearic acid)0.3%,辛酸(caprylic acid)0.2%,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微量。

性味苦;温;辛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杀虫。主绦虫病;蛲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

各家论述《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根皮、果实:治寸白虫,叶:治伤筋。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星毛羊奶子

    药材名称星毛羊奶子拼音Xīnɡ Máo Yánɡ Nǎi Zǐ英文名Stellate Elaeagnus别名星毛胡颓子、牛奶、马奶。出处始载于《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

  • 豆腐渣

    《中药大辞典》:豆腐渣药材名称豆腐渣拼音Dòu Fu Zhā别名雪花菜(《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制豆腐时,滤去浆汁后所剩下的渣滓。功能主治治疮疡肿毒,大便下血。复方①治一切

  • 下田菊

    药材名称下田菊拼音Xià Tián Jú别名白龙须[云南思茅]、水胡椒、风气草、汗苏麻来源为菊科下田菊属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 (L.) 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

  • 山棯根

    药材名称山棯根拼音Shān Shěn Gēn别名岗棯根(《全展选编·传染病》)。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盆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微酸,性子。①广州部队《常用中

  • 滑石

    《中国药典》:滑石药材名称滑石拼音Huá Shí英文名TALCUM别名画石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

  • 擘蓝

    药材名称擘蓝拼音Bò Lán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

  • 高山瓦韦

    药材名称高山瓦韦拼音Gāo Shān Wǎ Wéi别名石豇豆、石小豆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高山瓦韦Lepisorus eilophyllus (Diels)Chin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白淋草

    药材名称白淋草拼音Bái Lín Cǎo别名接骨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茎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longicauli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藏荆芥

    药材名称藏荆芥拼音Cánɡ Jī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angustifolia C.Y.Wu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 红毛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蛇药材名称红毛蛇别名平卧阴石蕨来源蕨类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阴石蕨Humata ropens (L. f.) Diels,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除去叶和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