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黄树

大黄树

药材名称大黄树

拼音Dài Huánɡ Shù

别名走马胎、盐巴菜、木桃果、长叶子老重。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栀子皮的根及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toa orientalis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栀子皮 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褐色,皮孔灰白色。叶大型,椭圆形至阔椭圆形,长15-30cm,宽8-15cm,或有时长达40cm,宽达18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下面近无毛或有灰黄褐色柔毛,叶缘有细锯齿。雌雄异株;雄花圆锥花序,顶生,长达8cm,花萼3-4,深裂,外面被毡状毛,花瓣缺;雄蕊多数;雌花较大,单朵顶生。蒴果椭圆形或狭卵形,长8-10cm,外果皮革质,被毡状毛,从先端向下4-6瓣开裂,各裂瓣再沿自胎座基部向上至中部又分裂成2瓣而脱落。种子多数,周围有翅。

生境分部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在低海拔80m地区引种栽培,生长良好,正常开花结果。在高温多雨的季节生长迅速,冬季低于10℃时植株停止生长。土壤以上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一般栽培5-7年后才开花结果,秋后果实陆续成熟,应分批采收,最好选头两批成熟而饱满的果实留种。翌年3-4月条播。按行距30cm开横沟,沟深3cm,按行株距5cm下种1粒,覆土2cm,浇水保湿。育苗1年。按行株距350cm×350cm开穴,每穴种1粒。种前修剪部分叶片,种植时要求根系舒展,覆土压紧。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肝炎;贫血

用法用量煎汤,9-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女金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金芦药材名称女金芦别名扇把草、地蜈蚣、石蚕、石角、小骨碎补、紫柄茀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紫柄茀蕨Phymatodes crentopinnata (Clarke) Ching,以根入

  • 公鱼

    《中药大辞典》:公鱼药材名称公鱼拼音Gōnɡ Yú别名弓鱼、工鱼(《大理府志》)。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云南裂腹鱼的肉。原形态体狭长,稍侧扁。一般长约15厘米,大者可至30厘米

  • 红花岩松

    药材名称红花岩松别名山瓦松、瓦指甲、堆山花、石莲花[云南]来源景天科华景天属植物石莲Sinocrassula indica (Decne.) Berger[Sedum indicum (Decne.)

  • 制川乌

    药材名称制川乌英文名RADIX ACONITI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

  • 大青叶

    《中国药典》:大青叶药材名称大青叶拼音Dà Qīnɡ Yè英文名FOLIUM ISATIDIS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叶。夏、秋二季分2~3次采

  • 芭蕉叶

    《中药大辞典》:芭蕉叶药材名称芭蕉叶拼音Bā Jiāo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片,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甘淡,寒。①《本草再新》:

  • 芒小米草

    药材名称芒小米草拼音Mánɡ Xiáo Mǐ Cǎo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

  • 夜交藤

    《中药大辞典》:夜交藤药材名称夜交藤拼音Yè Jiāo Ténɡ别名棋藤(《南京民间药草》),首乌藤(《江苏植药志》)。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

  • 消石

    《中药大辞典》:消石药材名称消石拼音Xiāo Shí别名芒消(《别录》),苦消(《药性论》)。化金石、水石(《石药尔雅》),焰消(《土宿本草》),火消(《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矿物硝石

  • 云南小膜盖蕨

    药材名称云南小膜盖蕨拼音Yún Nán Xiǎo Mó Gài Jué英文名Yunan Araiostegia别名小冷蕨叶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云南小膜盖蕨的全草。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