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萼鹿角藤

大萼鹿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萼鹿角藤

药材名称大萼鹿角藤

拼音Dà è Lù Jiǎo Ténɡ

别名藤仲、土杜仲、大杜仲、金丝杜仲、银丝杜仲

来源夹竹桃大萼鹿角藤Chonemorpha megacalyx Pierre,以茎藤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活血止痛,接骨生肌,降压。主治肾亏腰痛,高血压,风湿性腰腿痛,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钱,煎水服或泡酒服。

备注全株和毛茸有毒,接触可引起痛痒,可用清水洗涤,然后服苯海拉明及钙片等处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萼鹿角藤

药材名称大萼鹿角藤

拼音Dà è Lù Jiǎo Ténɡ

别名杜仲(《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夹竹桃种植物大萼鹿角藤茎藤。全年可采。

原形态长绿攀援藤本,长15~20米,有乳状液汁。小枝圆柱形,幼时有黄色绒毛。单叶,对生,坚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6~15厘米,宽5~13厘米,先端尖锐,基部圆形,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密被黄色绒毛,侧脉8~12对;叶柄短,有黄色绒毛。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或淡红色,花冠近漏斗状,喉内有5条长软毛带。蓇葖果二叉开,圆柱形,长16~20厘米,径1~1.5厘米,外面有毛.种子扁平,一端有长丝状毛。花期春末。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边、沟谷等向阳处。分布云南南部。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微辛,温。"

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药选》:"通经活络,活血止血,接骨生肌,降压。治风湿性腰腿痛,肾亏腰痛,高血压,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萼鹿角藤

药材名称大萼鹿角藤

拼音Dà è Lù Jiǎo Ténɡ

别名杜仲藤仲、土杜仲、金丝杜仲、银丝杜仲、水晶凉粉籽、草杜仲、大藤仲

出处出自《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长萼鹿角藤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onemorpha megacalyx Pierr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粗壮木质藤本,长15-20m。全株多被棕黄色绒毛,折断有白色乳汁流出。叶对生;叶柄短,被棕黄色绒毛;叶片倒卵形,长17-29cm,宽11-22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叶面近无毛,叶背被棕黄色绒毛。花红色,顶生聚伞花序;总花梗被长硬毛;花萼具明显的萼筒;花冠近高脚碟状,裂片向右覆盖,展开直径4cm以上。蓇葖2,叉开,圆柱形,长16-34cm,宽约2cm。种子扁平,先端有丝状长种毛。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1500m的山地林边、山坡、沟谷向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捣敷。

各家论述《云南中草药选》:通经活络,活血止血,接骨生肌,降压。治风湿性腰腿痛,肾亏腰痛,高血压,骨折,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楸木皮

    《中药大辞典》:楸木皮药材名称楸木皮拼音Qiū Mù Pí别名楸白皮(《千金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原形态楸(《本草拾遗》),又名:金丝楸、

  • 马钱子粉

    药材名称马钱子粉拼音Mǎ Qián Zǐ Fěn英文名SEMEN STRYCHNI PULVERATUM来源本品为马钱子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粉末;气糊香,味极苦。鉴别照马钱子项下的

  • 白檀根

    药材名称白檀根拼音Bái Tán Gēn别名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嫩枝和叶背通常疏生白色毛

  • 龙须莞

    药材名称龙须莞别名龙须草、类头状花序藨草来源莎草科龙须莞Scirpus subcapitatus Thw.,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淡,寒。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安神。主治

  • 乌鸡骟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鸡骟药材名称乌鸡骟别名陕西假密网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乌鸡骟Phymatodes shensiensis (Christ)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四川、贵州。

  • 熊蕨根

    《中药大辞典》:熊蕨根药材名称熊蕨根拼音Xiónɡ Jué Gēn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狭顶鳞毛蕨的根茎及叶。原形态狭顶鳞毛蕨,又名:半边草。多年生草本,高40~8

  • 覆盆子叶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叶药材名称覆盆子叶拼音Fù Pén Zi Yè别名西国草(《海上集验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茎叶。性味《纲目》

  • 海龟

    药材名称海龟拼音Hǎi Guī英文名Chelonia别名绿海龟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龟科动物海龟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lomia mydas (Linnaeus)

  • 牛蒡子

    《中国药典》:牛蒡子药材名称牛蒡子拼音Niú Bànɡ Zǐ英文名FRUCTUS ARCTII别名大力子、恶实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 鸡桑叶

    药材名称鸡桑叶拼音Jī Sā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australisPoir.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