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苞甲跖草

大苞甲跖草

药材名称大苞甲跖草

拼音Dà Bāo Jiǎ Zhí Cǎo

别名七节风、竹叶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苞鸭跖草,多年生直立粗壮草本,高约80cm。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幼枝一侧被1条棕色柔毛,后变为无毛。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6cm,宽2-4.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两面被疏柔毛或短刚毛;叶鞘宽大,长2.5-3cm,宽0.8-1.5cm,边缘密被棕色长睫毛。总苞片数个在茎顶集成头状,下缘合生成扁的漏斗状,长约2cm;聚伞花序有花3-7,具短梗;萼片3,膜质,披针形,长约5mm;花瓣3,蓝色,薄膜质,匙形或倒卵圆形,长5-8mm,宽约4mm,内面2片具爪;雄蕊6,发育雄蕊3,花丝无毛;子房近椭圆形,3室。蒴果倒卵状三棱形,长约4mm,3瓣裂,每室有1颗种子。种子椭圆形。花期6-8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一海拔(110-)1000-2000(-2700)m的溪边、山谷及山坡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热淋尿血;鼻衄;血崩;痢疾;咽喉肿痛;丹毒;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45g;或捣汁含咽。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使君子

    《中国药典》:使君子药材名称使君子拼音Shǐ Jūn Zǐ英文名FRUCTUS QUISQUALIS别名留球子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

  • 雪参

    药材名称雪参拼音Xuě Shēn别名红毛阳参、刺参、条参、鸡脚参、土高丽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f.etThoms.var.racemo

  • 滇西风毛菊

    药材名称滇西风毛菊拼音Diān Xī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ll-grass of Bodinier's Saussurea别名八面风、天朋草、花戎芦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 金刚刺

    药材名称金刚刺拼音Jīn Gānɡ Cì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块状,褐

  • 诃子叶

    《中药大辞典》:诃子叶药材名称诃子叶拼音Hē Zǐ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叶片。化学成分含莽草酸、去氢莽草酸、奎宁酸、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等。还含鞣质约10%。功能

  • 亮叶桦皮

    《中药大辞典》:亮叶桦皮药材名称亮叶桦皮拼音Liànɡ Yè Huà Pí别名桦树皮、桦杆树皮(《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

  • 长毛香科科

    药材名称长毛香科科拼音Zhǎnɡ Máo Xiānɡ Kē Kē别名毛薄荷、铁马鞭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毛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pilosum(Pamp.)C.Y.

  • 天王七

    《中药大辞典》:天王七药材名称天王七拼音Tiān Wánɡ Qī别名五转七、白暴七、鸡爪七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根。秋末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

  • 对对参

    《中药大辞典》:对对参药材名称对对参拼音Duì Duì Shēn别名壮精丹(《贵州药植目录》)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长距鸟足兰的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一年生

  • 银背藤

    药材名称银背藤拼音Yín Bèi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银背藤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yreia obtusifolia Lour.[Convo1vu-lus obte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