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膜盖蕨

大膜盖蕨

药材名称大膜盖蕨

拼音Dà Mó Gài Jué

英文名Immersed Leucostegia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大膜盖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ostegia immersa(Wall.)Presl[Davallia immersa Wall.]

原形态植株高45-70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淡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及淡锈色长柔毛。叶远生;叶柄长20-35cm,禾秆色,光亮,无毛;叶片长三角状卵形,长25-35cm,基部宽约17-25cm或稍大,先端渐尖,三回羽状;羽片10-20对,基部不对称,楔形,斜向上,长三角形,柄长5-15mm,基部1对最大,长12-20cm,宽6-10cm,先端有浅裂的尖尾,上部的羽片渐缩短;一回小羽片约10对,斜卵形至长圆形,斜向上,渐尖,基部下侧1片最大,长5-7cm;末回小羽片5-6对,近菱状卵形,先端圆并有钝齿,基部斜楔形,上缘浅裂;裂片2-3个,边缘有锯齿;叶脉多回分叉,每一钝齿有小脉1条,先端有棒形的水囊。孢子囊群大,第1末回小羽片上有1-2个,生于小脉先端;囊群盖大,扁圆形至肾圆形,灰色,全缘,基部着生,宿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800m的山地混交林下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主跌打损伤;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性温。有活血散瘀的功能。用于腰膝酸痛,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赛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赛葵药材名称赛葵拼音Sài Kuí别名黄花棉、山黄麻、大叶黄花猛、山桃仔来源锦葵科赛葵属植物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um (L.)Gar

  • 胃友

    《中药大辞典》:胃友药材名称胃友拼音Wèi Yǒu别名叶上花、清香桂、万年青(《云南中草药》),土丹皮、大风消(江西《草药手册》),野樱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黄

  • 蛤壳

    《中国药典》:蛤壳药材名称蛤壳拼音Há Ké英文名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别名文蛤、海蛤壳、蛤蜊皮来源本品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

  • 吹云草

    《中药大辞典》:吹云草药材名称吹云草拼音Chuī Yún Cǎo别名莎萝莽(《种子植物名称》),一碗泡、公儿草(《广西药植名录》),过山蛇、斩蛇剑(《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

  • 羊哀

    药材名称羊哀拼音Yánɡ āi别名山羊胃结石来源偶蹄目牛科山羊Capra hircus L.,以胃结石入药。生境分部西北、华北、西南。性味淡,温。功能主治降胃气,解毒。主治反胃吐食,噎膈噫气

  • 矮陀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陀陀药材名称矮陀陀别名金丝矮陀陀、白花矮陀陀来源楝科地黄连属植物滇黔地黄连Munronia henryi Harm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

  • 月季花根

    《中药大辞典》:月季花根药材名称月季花根拼音Yuè Jì Huā Gēn别名月月开根(《分类草药性》),月月红根(《贵州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蔷薇科植物月季花的根,冬季采挖

  • 馒头蟹

    药材名称馒头蟹拼音Mán Tou Xiè别名雷公蟹来源药材基源:为馒头蟹科动物逍遥馒头蟹等的壳和蟹黄。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appa philargius(Linnaeus)采收和储藏:秋季于沙滩

  • 美花风毛菊

    药材名称美花风毛菊拼音Měi Huā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ll-grass of Beautifulflower Saussurea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美

  • 赶黄草

    药材名称赶黄草拼音Gǎn Huánɡ Cǎo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四川]、水泽兰[贵州]来源景天科扯根菜属植物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以全草入药。秋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