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夏蜡梅

夏蜡梅

《中药大辞典》:夏蜡梅

药材名称夏蜡梅

拼音Xià Là Méi

别名牡丹木、大叶柴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灰白色或灰褐色,皮孔隆起。叶对生,膜质,宽卵状椭圆形、圆形至倒卵形,长18~26厘米,宽11.5~16厘米,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细锯齿,下面幼时沿脉被褐色硬毛。花单生于当年枝顶,无香气,花被片2型,多数,覆瓦状排列,螺旋状生于坛状花托的顶端,外部花被片12~14,呈花瓣状,白色,边淡紫红色,内部的花被片9~12,呈副冠状,肉质较厚,淡黄色,腹面基部散生淡紫红色细斑纹;雄蕊多数,花丝极短;雌蕊多数成束,子房生于凹陷的花托内。瘦果矩圆形,长1~1.3厘米,褐色,疏被白色绢毛。

生境分部适宜较阴湿而带腐殖质的土壤。生于山坡灌丛及溪旁林丛中。分布浙江。

功能主治治胃气痛。

复方治胃气痛:夏蜡梅花或根四钱,白马骨茜草六月雪)、竖漆柴(金缕梅科檵木)根各三至四钱,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四至五钱,仙鹤草二至三钱。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空腹各服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夏蜡梅

药材名称夏蜡梅

拼音Xià Là Méi

英文名Flower or root of Chiness Allspice

别名牡丹木、大叶柴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Y.Chang[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Cheng et S.Y.Chang)Chang et S.Y.Chang]

采收和储藏:花,5月采花蕾或初开的花,文火焙或晒干。根,秋、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夏蜡梅,落叶灌木,高1-3m。树皮灰白色或灰褐色,皮孔隆起。叶对生,膜质,宽卵状椭圆形、圆形至倒卵形,长18-26cm,宽11.5-16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细锯齿,下面幼时沿脉被褐色硬毛。花单生于当年枝顶,无香气,花被片2型,多数,覆瓦状排列,螺旋状生于坛状花托的顶端,外部花被片12-14,呈花瓣状,白色,边淡紫红色,内部的花被片9-12,呈副冠状,肉质较厚,淡黄色,腹面基部散生淡紫红色细斑纹;雄蕊多数,花丝极短;雌蕊多数成束,子房生干凹陷的花托内。瘦果矩圆形,长1-1.3cm,褐色,疏被白色绢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丛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

栽培喜温暖、湿润,好阴。要求排水良好的肥沃砂质土壤。采用播种和分株毓。

性状性状鉴别 花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3.5-5cm。花被片多数,螺旋状着生于杯状的花托上,外花被片12-14枚,基部有暗棕色班纹。雄蕊多数,花丝短,花药密被短柔毛。气微,味淡。

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疼。主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复方治胃气痛:夏蜡梅花或根四钱,白马骨(茜草六月雪)、坚漆柴(金缕梅科檵木)根各三至四钱,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四至五钱,仙鹤草二至三钱。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空腹各服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鹬肉

    《中药大辞典》:鹬肉药材名称鹬肉拼音Yù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鹬科动物红脚鹬或鹬属其他种动物的肉。原形态体长约27厘米。嘴长,端部黑色,上嘴基部褐色,下嘴基部角黄色。虹膜黑

  • 榔榆叶

    药材名称榔榆叶拼音Lánɡ Yú Yè别名鸡筹仔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arvifolia Jacp.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原形态落叶乔木,

  • 薇籽

    《中药大辞典》:薇籽药材名称薇籽拼音Wēi Zǐ别名抱冬电(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散薇籽的根、皮或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直立灌木,高1~2米。叶互生,长卵形,长6~15厘米,宽3

  • 灰菜

    药材名称灰菜别名粉仔菜、灰条菜、灰灰菜、灰藋、白藜来源藜科藜属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切段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枝叶透疹。用于风

  • 山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台黄、土大黄、峪黄、籽黄、北大黄、大黄、格西古讷、野大黄、酸酸草、黄古卵子、苦大黄、华北大黄、祁黄、庄黄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

  • 地苏木

    药材名称地苏木拼音Dì Sū Mù别名过山龙、蕨萁钻石黄、鸡血莲(《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莲、凤尾七(《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的根茎

  • 广西莲座蕨

    药材名称广西莲座蕨拼音Guǎnɡ Xī Lián Zuò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广西观间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kwangsiensis Ching原形态

  • 地瓜果

    《中药大辞典》:地瓜果药材名称地瓜果拼音Dì Guā Guǒ别名地郎果(《贵州民间药物》),地枇杷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果实。夏季采取尚未成熟的果实,晒

  • 大画眉草

    药材名称大画眉草拼音Dà Huà Méi Cǎo别名星星草、西连画眉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agrostis cilianensis(All.)Link e

  • 矮叶书带蕨

    药材名称矮叶书带蕨拼音ǎi Yè Shū Dài Jué英文名Low Grass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矮叶书带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