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土百部

土百部

药材名称土百部

拼音Tǔ Bǎi Bù

别名千锤打(《四川中药志》),滇百部、小百部(云南)。

出处《中药材手册》

来源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块根。春、秋两季挖取,除去苗茎,洗净泥沙,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根簇生,粗壮,肉质,先端膨大,呈纺锤形。茎直立,高30~60厘米,绿色,圆柱形,中空,下部分枝多,上部节间较短;叶状枝2~6枚簇生,扁平,镰刀状,先端渐尖.中脉明显,绿色有光泽,长6~8毫米,宽约1毫米。叶退化为鳞叶状,极小,膜质。花杂性,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花梗细弱,长10~15毫米,中部有一关节;花小,钟状,花被裂片6;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雌蕊1,子房3室。浆果,圆球形,直径5~7毫米,熟时黑色。

生境分部生长于阴湿和土壤肥厚的地方,常见于山麓林下草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湖北等地。产四川、云南。

性状多为丛生的根条,头部有芦秆及较短的干枯残茎。每条块根呈纺锤形,两端尖,长约3~7厘米,粗约0.7~1.2厘米。外表皱缩,呈灰棕色或棕褐色;干燥后多呈空壳状。坚脆,易折断,内心空虚少肉质,未充分干燥者,内心有粘性白色的肉质。气微酸,味带麻。以根条均匀,内心较饱满者为佳.

化学成分羊齿天门冬根含粘液质达60%。粘液质经缓和水解可分成粘多糖和多糖两部分,前者由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1:1)组成,后者由果糖、葡萄糖、甘露糖(2:8:9)组成。

炮制以水润软,切片,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甘苦,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肺经。"

功能主治①《峨帽药植》:"治虚弱咳嗽。"

②《四川中药志》:"润肺燥,杀虫虱。治肺劳久咳,疗骨蒸潮热,涂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敷。

备注同属植物小茎叶天门冬的块根亦供药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过山风

    药材名称过山风别名槁树、五指青、英雄箭、铁打王来源樟科木姜子属植物轮叶木姜子Litsea verticillata Hance,以根、叶和树皮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

  • 草乌

    药材名称草乌拼音Cǎo Wū英文名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别名乌头、五毒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的干燥块根。秋季

  • 腐卑

    药材名称腐卑别名小青[湖北]、山膏药、豆腐叶、六月冻、凉粉柴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腐卑Premna microphylla Turcz.,以根及叶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

  • 刺蓬花

    药材名称刺蓬花拼音Cì Pénɡ Huā别名铁海棠、番鬼刺、万年刺、虎刺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h.des Moulins的茎叶。全年可采,晒干或鲜

  • 刺梨

    《中药大辞典》:刺梨药材名称刺梨拼音Cì Lí别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原形态

  • 紫草

    《中国药典》:紫草药材名称紫草拼音Zǐ Cǎo英文名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别名硬紫草、软紫草来源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

  • 鸭涎

    《中药大辞典》:鸭涎药材名称鸭涎拼音Yā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唾涎。以生姜少许,塞鸭口中,将鸭倒悬,其涎即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功能主治①

  • 大黄茎

    《中药大辞典》:大黄茎药材名称大黄茎拼音Dài Huánɡ Jī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性味①《唐本草》:"味酸。

  • 披麻草根

    《中药大辞典》:披麻草根药材名称披麻草根拼音Pī M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茎短而粗,有多层褐色棕皮状

  • 鸡爪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爪草药材名称鸡爪草拼音Jī Zhuǎ Cǎo来源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云南金莲花Trollius yunnanensis (Franch.)Ulbr.的全草。秋季采集,晒干。性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