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吹云草

吹云草

《中药大辞典》:吹云草

药材名称吹云草

拼音Chuī Yún Cǎo

别名莎萝莽(《种子植物名称》),一碗泡、公儿草(《广西药植名录》),过山蛇、斩蛇剑(《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远志科植物齿果草全草。秋季采收,晒干,切段。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5~20厘米。茎纤弱,有狭翅。单叶互生;心脏形或圆形,长0.4~2厘米,宽0.3~1.4厘米,先端钝或凸尖,基部多少呈心形,全缘或稍呈波状,基出脉3~5条;膜质;叶柄长1~1.5毫米。穗状花序顶生,长1~6厘米;花极小,长约2毫米,淡红色;小苞片极小,早落;萼片5,线状钻形,基部合生,宿存;花瓣3,下部连合,其侧生的一对较短。蒴果极小,长约2毫米,边缘具1列弯曲、三角形的短裂齿。种子黑色,光亮。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旷野草地上。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等地。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温,麻辣,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去翳。治无名肿毒,牙痛,眼生白膜。

①《南宁市药物志》:"有麻醉镇痛作用。"

②《广西植物名录》:"解毒,消肿,止痛。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煎汤含漱或熏洗。

复方①治眼生白膜:吹云草煮沸熏洗。

②治牙痛:吹云草煎浓汁含漱。

③治疮毒,蛇咬:吹云草捣烂外敷。(选方出《南宁市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吹云草

药材名称吹云草

拼音Chuī Yún Cǎo

英文名Herb of Canton Salomonia

别名吹魂草、公儿草、一碗泡、川风、过路蛇、小腻药、细黄药。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齿果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omonia cantoniensis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齿果草 一年生草本。根纤细,芳香。茎高5-20cm,直立,多分枝,细弱,无毛,具狭翅。单叶互生;叶柄长1.5-2mm;叶膜质,心形至卵状三角形,长5-16mm,宽3-12mm,先端钝或具突尖,基部多少心形,全缘或微波状,无毛;基出3脉。花两性,穗状花序顶生,多数,长1-6cm,上部稠密,下部较流。花极小,长约2-3mm,无花梗;小苞片极小,早落;萼片5,极小,线状钻形,基部连合,宿存;花瓣3,淡红色,侧生花瓣较龙骨瓣短,长约2.5mm,基部与花丝鞘贴生,龙骨瓣舟状,长达3mm,顶端无鸡冠状附属物;雄蕊4,长约2mm,花丝几乎全部合生成鞘,被珠丝状毛,花药合生成块状;子房侧扁,肾形,直径约1mm,边缘具长三角状齿,2室,花柱长约2.5mm,光滑,柱头微裂。蒴果极小,绿色,肾形,长约1mm,宽约2mm,两侧边缘具2裂弯曲、三角状尖齿。种子2颗,圆卵形,边缘具三角形裂齿,亮黑色,无种阜。花期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450m的湿润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和江西、福建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后种子变黑色时采种,晾干后,放入布袋置通风凉爽处贮藏。翌年3月即可播种。直播,行距15cm,种子粒距5cm,因种子极小,覆土不宜过厚,盖草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时,立即揭草。

田间管理 幼苗长至高5cm左右时,施追稀薄人粪尿或尿素,以后每月追施氮施肥1次。每次中耕除草结合追肥。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长约10-20cm,茎有窄翅,多分枝。单叶互生,具短柄;叶多皱缩,完整叶呈卵状三角形,长0.7-2cm,宽0.5-1.2cm,先端钝或凸尖,基部略呈心形,全缘或稍呈波状,下面带紫色,主脉3-5掌状基出。质脆。气微,味麻辣。

性味味微辛;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主痈肿疮疡;无名肿毒;喉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牙痛

用法用量外用: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煎汤含漱或熏洗。

各家论述1.《南宁市药物志》:有麻醉镇痛作用。

2.《广西植物名录》:解毒,消肿,止痛。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药鼠李实

    药材名称药鼠李实拼音Yào Shǔ Lǐ Shí别名清泻鼠李。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药鼠李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cathartica L.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 毒芹根

    《中药大辞典》:毒芹根药材名称毒芹根拼音Dú Qín Gēn别名走马芹(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出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毒芹的根。采后洗净,晒干。

  • 红花苗

    药材名称红花苗拼音Hónɡ Huā Miáo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幼苗。功能主治《开宝本草》:"生捣碎,敷瘀肿。"摘录《中药大辞典》

  • 茴香根

    《中药大辞典》:茴香根药材名称茴香根拼音Huí Xiā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7月间采挖。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油含莳萝油脑、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α

  • 篦齿蒿

    药材名称篦齿蒿拼音Bì Chǐ Hāo英文名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别名恶臭蒿、粘蒿、籽蒿出处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栉叶蒿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

  • 金丝杜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杜仲药材名称金丝杜仲拼音Jīn Sī Dù Zhònɡ别名棉杜仲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云南卫矛Euonymus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皮

  • 线叶蓟

    《中药大辞典》:线叶蓟药材名称线叶蓟拼音Xiàn Yè Jì别名野红花、山红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的根或花。秋季采根,鲜

  • 鹦鹉

    《中药大辞典》:鹦鹉药材名称鹦鹉拼音Yīnɡ Wǔ别名鹦鹘(汪颖《食物本草》),干皋、鹦哥(《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鹦鹉科动物绯胸鹦鹉等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强大,甚钩曲,上嘴与头骨连接

  • 野棉花根

    药材名称野棉花根拼音Yě Mián Huā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棉花"条。生境分部产于云

  • 金钗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钗股药材名称金钗股别名树葱、大树葱、平棍子、岩豇豆来源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柱叶钗子兰Luisia teretifolia Gaudic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