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十三年花

十三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十三年花

药材名称十三年花

别名铜色毛紫云菜

来源爵床十三年花Strobilanthes aenobarbus W. W. Smith,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淡、微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肝热。主治眼结膜炎,月经不调,产后腹痛黄疸型肝炎。本品还可治疟疾,心悸,哮喘。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十三年花

药材名称十三年花

拼音Shí Sān Nián Huā

英文名root and leaf of Affined Conehead

别名铜色紫云菜、铜色毛紫云菜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铜毛紫云菜的根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bilanthes aehobarbus W. W. Smith

采收和储藏:根、叶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铜毛紫云菜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约1m。茎直立,多分枝,上部四棱形,节膨大,扁平,密被棕黄色短毛,杂有白色长柔毛,尤以嫩枝叶毛密。单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圆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基部略不对称,钝圆或心形,边具疏钝锯齿,上面昱绿色,下面暗紫色,两面被棕黄色短毛和白色长毛,枝叶上毛如擦脱后呈蓝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萼5裂;花紫色;花冠筒状,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丝基部有江膜质相连,花冠内面有2行短毛。蒴果。有种子4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较阴湿的肖边或山坡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味味淡;微苦;性平

归经心;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肝利湿;活血散瘀。主湿热黄疸;目赤肿痛;月经不调;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叶适量,捣汁滴眼。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叶、味淡、微苦,性平。有活血调经、清肝热功能。用于眼结膜炎,月经不调,产后腹痛,黄疸型肝炎,疟疾,心悸,哮喘,避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拼音Hǎi Tún Yú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原形态海豚(《纲目》)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

  • 止血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止血丹药材名称止血丹拼音Zhǐ Xuè Dān来源菊科止血丹Emilia sagittata (Vahl)DC.[Gynura sagittata DC.],以全草入药。

  • 山红稗

    药材名称山红稗拼音Shān Hónɡ Bài别名山稗子、红稗、浆果苔草、芭茅草来源莎草科苔属植物山稗子Carex baccans Nees,以全草、根、种子等入药。秋季采集,分别处

  • 匙叶龙胆

    药材名称匙叶龙胆拼音Chí Yè Lónɡ Dǎn别名奥拉毛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匙叶龙胆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a spathulifoli

  • 樟树果

    药材名称樟树果拼音Zhānɡ Shù Guǒ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8~9月采摘。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枝褐红色。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

  • 玉兰花

    药材名称玉兰花拼音Yù Lán H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木兰科植物玉兰的花蕾。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辛夷"条。性味《纲目拾遗》:"性温。"功能

  • 薤白

    《中国药典》:薤白药材名称薤白拼音Xiè Bái英文名BULBUS ALLII MACROSTEMONIS别名野薤、野葱、薤白头、野白头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

  • 松寄生

    药材名称松寄生拼音Sōnɡ Jì Shēnɡ别名松上寄生出处松寄生之名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纲目拾遗》所载之松上寄生,其原植物很可能包括本品。今有人考《植物名实图考》之柏寄生为本品,但详观附图,两

  • 假香附

    药材名称假香附拼音Jiǎ Xiānɡ Fù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砖子苗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riscus sumatrensis(Retz.)T.Koyama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

  • 韭根

    《中药大辞典》:韭根药材名称韭根拼音Jiǔ Gēn别名韭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及鳞茎。化学成分韭菜的根含硫化物、甙类和苦味质。性味辛,温。①《纲目》:"温。&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