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刺萆薢

刺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萆薢

药材名称刺萆薢

拼音Cì Bì Xiè

别名菝葜、红萆薢

来源百合菝葜属植物刺萆薢Smilax ferox Wall. Ex Kunth,以根状茎入药。秋冬春采集,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小便浑浊,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刺萆薢

药材名称刺萆薢

拼音Cì Bì Xiè

别名萆薢、美人扇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刺萆薢根茎。秋、冬及春季采挖,去掉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藤状灌木,长约3米。根茎肥大,块状。茎常具坚硬的刺。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长7~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钝圆,有时微凹或稍尖,基部阔楔形或近钝圆,全缘,主脉3~5条,于下面凸出;叶柄长10~16毫米,向下扩展成翼状;叶柄两侧生有卷须2条。伞形花序腋生,花单性异株;花梗纤细;花小,白色;花被片6,椭圆形,分离。浆果球形。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灌木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涩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疮毒。治风湿筋骨疼痛,淋浊,梅毒,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刺萆薢

药材名称刺萆薢

拼音Cì Bì Xiè

英文名rhizome of Spiny Greenbrier

别名萆薢、美人扇、龙须叶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长托菝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ferox Wall.ex Kunth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及春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长托菝葜攀援灌木。茎与枝条多少具纵条纹,疏生刺。叶互生;叶柄长5-25cm,约占全长的1/2-3/4具鞘,通常只有少数叶柄具卷须,脱落点位于鞘上方;叶片厚革质至坚纸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3-16cm,宽1.5-9cm,下面通常苍白色,极少绿色,干后灰绿黄色或暗绿色。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总花梗长1-2.5cm,偶有关节,花序托常延长而使花序多少呈总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黄绿色或白色;雄花外轮被片长4-8mm,宽2-3mm,内花被片稍狭,雄蕊6;雌花比雄花小,花被片3-6mm,具6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直径8-15mm,熟时红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灌丛中或山坡荫蔽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小便;解疮毒。主风湿痹痛;小便淋浊;疮疹瘙痒;臁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罗平蓟

    药材名称罗平蓟拼音Luó Pínɡ Jì别名刺盖草、大刺盖、大牛夻口来源菊科罗平蓟Cirsium belingschanicum Petr. ex Hand.-Mazz.

  • 烟筒花

    药材名称烟筒花拼音Yān Tonɡ Huā来源紫葳科姊妹树Millingtonia hortensis L. f.,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祛风止痒,驱虫解毒,祛痰止咳。主治

  • 虎筋

    药材名称虎筋拼音Hǔ Jī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脚筋。功能主治治风湿性关节炎,炖鸡食。摘录《中药大辞典》

  • 鸭胆

    《中药大辞典》:鸭胆药材名称鸭胆拼音Yā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性味《纲目》:"苦辛,寒,无毒。"功能主

  • 早谷藨

    药材名称早谷藨拼音Zǎo Gǔ Pāo别名天青地白扭、酸母子。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无腺白叶莓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4米。茎直立,稍呈拱形。茎枝、叶轴及叶柄散生皮刺,枝被灰白色

  • 上树咳

    《中药大辞典》:上树咳药材名称上树咳拼音Shànɡ Shù Ké别名瓜核草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如铁丝,横走,淡绿色

  • 小旋鸡尾

    药材名称小旋鸡尾拼音Xiǎo Xuán Jī Wěi别名细股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翅轴蹄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delavayi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大树皮

    《中药大辞典》:大树皮药材名称大树皮拼音Dà Shù Pí别名梅榆、榆树出处《云南中草药遗》来源为榆科植物越南榆的树干内皮。秋末采集。刮去表面粗皮,洗净,晒干。原形态落叶

  • 牛奶柴

    《中药大辞典》:牛奶柴药材名称牛奶柴拼音Niú Nǎi Chái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茎、叶。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淡,温,无毒。归经入肺、脾、肾三经。功能主

  • 河豚

    《中药大辞典》:河豚药材名称河豚拼音Hé Tún别名赤鲑(《山海经》),鯸鮧鱼(《金匮要略》),鯸鲐(《吴都赋》),鲑鱼(《山海经》郭璞传),鹕夷鱼、嗔鱼、规鱼(《本草拾遗》),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