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东廧子

东廧子

药材名称东廧子

拼音Dōnɡ Sè Zǐ

别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儿

出处出自1.《本草拾遗》。

2.《康熙几暇格物编》: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尔多斯所产尤多。枝叶丛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作为粥,滑腻可食;成为末,可充饼饵茶汤之需。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沙蓬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Moq.[A.arenarium Bieb.]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打下种子,去掉杂质,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茎由基部分枝,最下部的一层分枝常对生或轮生,平卧,上部枝条互生,斜展,多曲折,坚硬,具条纹状角棱,幼时密被散射状分枝毛,后渐光滑,草绿色。叶互生;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形,长2-7cm,宽1-10mm,先端具尖刺,基部渐狭,全缘,具散射状分枝毛,叶脉凸出,平行。穗状花序紧密,卵圆状或椭圆状,无梗,1-3个腋生;苞片宽卵形,先端具小尖头,后期反折;花被片1-3,膜质;雄蕊2-3,花丝锥形,膜质,花药卵圆形;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2,丝状。胞果圆形或椭圆形,两面扁平,或背面稍凸,具膜质翅,先端果喙分成两个小喙,小喙先瑞外侧各具一小齿突。种子扁平,圆形,光滑,有时具浅褐色斑点。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沙丘及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近圆形,扁平,光滑,有时具浅褐色的斑点。

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发表解热;利水。主饮食积滞;噎膈反胃;感冒发烧;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煮食。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益气轻身,坚筋骨。

2.《康熙几暇格物编》:性暖,益脾胃,易于消化,好吐者,多食有益。

3.《药性考》:清热消风。

4.《纲目拾遗》:通利大肠,消宿食,治噎膈反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竹根

    《中药大辞典》:紫竹根药材名称紫竹根拼音Zǐ Zhú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紫竹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紫竹,又名:乌竹(《汝南圃史》),黑竹(《草木便方》),水竹子。秆高3

  • 狗牙贝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牙贝药材名称狗牙贝拼音Gǒu Yá Bèi别名尖贝母、胡连来源百合科萝蒂属植物高山萝蒂Lloydia thibetica Baker [Huolirion m

  • 粘鱼须

    药材名称粘鱼须拼音Nián Yú Xū别名龙须菜(《救荒本草》),鲇鱼须草(王安卿《采药志》),金岗薛(《简易草药》),鲢鱼须(《湖北志》),倒钩刺(《中药志》),粘鱼须菝葜(《山

  • 点乳冷水花

    药材名称点乳冷水花拼音Diǎn Rǔ Lénɡ Shuǐ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点乳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glaberrima(B1.)B1.[Urtica glab

  • 剑叶铁树

    药材名称剑叶铁树拼音Jiàn Yè Tiě Shù别名小叶铁树、剑叶万年青、细叶朱蕉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舌兰科植物剑叶朱蕉的叶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line stricta Emdl.采

  • 老来青

    药材名称老来青别名黄寿丹、还少丹、披散黄细心来源紫茉莉科黄细心属植物黄细心Boerhaavia diffusa L.[B. repens L.],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

  • 西藏角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角蒿药材名称西藏角蒿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西藏角蒿Incarvillea younghustandii Sprague,以根及种子入药。7~9月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8~9月

  • 野菱根

    药材名称野菱根拼音Yě Lí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鞭科植物野菱和细果野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incisa Sieb. Et Zucc. Var. quadricaudata G

  • 常春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常春藤药材名称常春藤拼音Chánɡ Chūn Ténɡ别名三角枫、追风藤、上树蜈蚣、钻天风来源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 油菜子油

    药材名称油菜子油拼音Yóu Cài Zǐ Yóu别名香油(《本经逢原》),菜子油(《摄生众妙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油菜子的脂肪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芸苔&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