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黑肠

黑肠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膀胱。膀胱与肾相表里,肾属水配黑色,故称。参见黄肠条。

猜你喜欢

  • 地棕根

    见《分类草药性》,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 疠风大便不通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因血虚内热而涩滞,宜生血润燥,内服四物汤加麦冬、天冬、五味子;因燥热之药而致者,用四物汤加连翘、甘草以生血清热;因大肠燥热,大便不通者,宜猪胆汁导之。

  • 浊烛疮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王烂疮。详该条。

  • 风茄花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 障陷

    病证名。指患内障眼病而目珠低陷者。

  • 烙法

    外治法之一。古代用大小形式不同的金属器械,烧红后用以烙破脓疡,使脓液流出,以代刀针的方法。眼科亦用以“治残风溃弦疮烂,湿热久不愈者”(《证治准绳·杂病》),或胬肉攀睛割治后,“头处用火烙之,使其不再生

  • 陈惟宜

    【介绍】:见陈桷条。

  • 固泄

    固,指二便不通;泄,指二便不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 轩岐

    系黄帝和岐伯的合称。参见岐黄、岐伯、黄帝等条。

  • 风热眼

    见《幼幼集成》。即风火眼。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