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槿

黄槿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槿

药材名称黄槿

别名木槿、桐花、海麻、海麻桐、木麻、公背树

来源锦葵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以叶、树皮、花入药。

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

性味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木薯中毒。外用治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鲜花或鲜嫩叶1~2两,捣烂取汁冲白糖水服,重者可日服2~3剂。外用鲜嫩叶或鲜树皮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槿

药材名称黄槿

拼音Huánɡ Jǐn

英文名Bark or flower of Linden Hibiscus

别名棡花、盐水面夹果、朴仔、海麻、海罗树、弓背树。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黄槿的叶、树皮或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iliaceus L.[Hibiscus tiliaefolius Salisb.]

采收和储藏:叶、树皮,全年均可采;花,6-8月,未完全开放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原形态黄槿 常绿灌木或乔木,高4-10m。胸径粗达60cm;树皮灰白色;小枝无毛或近于无毛,很少被星状绒毛或星状柔毛。叶草质;叶柄长3-8cm;托叶叶状,长圆形,长约2cm,宽约12mm,先端圆,早落,被星状流柔毛;叶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8-15cm,先端突尖,有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细圆齿,上面绿色,嫩时被极细星状毛,逐渐变平滑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脉7或9条。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数花排列成聚散花序,总花梗长4-5cm;花梗长1-3cm,基部有1对托叶状苞片;小苞片7-10,线状披针形,被绒毛,中部以下连合成杯状;萼长1.5-2.5cm,基部合生,萼裂5,披针形,被绒毛;花冠钟形,直径6-7cm,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cm,外面密被黄色星状柔毛;雄蕊往长约3cm,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雨果卵圆形,长约2cm,被绒毛,果爿5,木质。种子光滑,肾形。花期6-8月。

生境分部产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和广西等地。多为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大多破碎或皱缩,完整叶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8-15cm,先端突尖,有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细圆齿,叶下面密被星状柔毛,叶脉7-9条;叶柄长3-8cm,质脆,气微,味淡。花多皱缩成团或不规则形,全体被毛;花萼钟形,先端5裂,萼筒外有苞片7-10枚,线状披针形,花梗长1-3cm,花萼、苞片被绒毛;花冠钟形,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cm,外面密被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3cm,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质轻脆。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疮疖肿痛;木薯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功效有退热、止吐、止咳功能。用于发烧咳嗽支气管炎:叶,外敷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丁香油

    《中药大辞典》:丁香油药材名称丁香油拼音Dīnɡ Xiānɡ Yóu出处《药性考》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性状为淡黄或无色得

  • 鹿角菜

    《中药大辞典》:鹿角菜药材名称鹿角菜拼音Lù Jiǎo Cài别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山花菜(《岭南采药录》)。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海萝科

  • 画眉草

    《中药大辞典》:画眉草药材名称画眉草拼音Huà Méi Cǎo别名榧子草(《植物名实图考》),星星草(《植物名汇》),蚊子草(《种子植物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禾本科植

  • 接骨紫菀

    药材名称接骨紫菀别名接骨草、线纹紫菀来源菊科接骨紫菀Aster striatu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跌打损伤,

  • 佛手

    药材名称佛手拼音Fó Shǒu英文名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别名佛手柑、手柑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

  • 大串连果

    药材名称大串连果来源大戟科大串联果Bridelia stipularis (L.) Blume,以果、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苦,凉。功能主治果:催吐,解毒。可解草乌、五楞金刚、曼陀罗、雪上一

  • 棱萼母草

    药材名称棱萼母草别名公母草、四方草来源玄参科棱萼母草Lindernia oblonga (Benth.)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治痢

  • 沙前胡

    药材名称沙前胡拼音Shā Qián Hú别名刚前胡、牛叫磨(《内蒙古中草药》),赛防风、假防风、野茴香(《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照日古达苏(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

  • 竹沥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沥药材名称竹沥拼音Zhú Lì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 henonis(Mitf.)Sta

  • 八爪金龙

    药材名称八爪金龙拼音Bā Zhǎo Jīn Lónɡ别名百两金、八爪龙、八爪根、铁雨伞、高八爪、开喉箭[四川]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百两金Ardisia crispa(Thunb.)DC.[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