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加术汤

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加术汤

药方名称麻黄加术汤

别名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处方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9克(去皮、尖)白术12克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寒除湿。治外感寒湿,恶寒发热,身体烦疼,无汗不渴,苔白腻,脉浮紧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5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覆被取微汗。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麻黄加术汤

药方名称麻黄加术汤

别名麻黄白术汤、麻黄白术

处方麻黄3两(去节),桂枝2两(去皮),甘草1两(炙),杏仁70个(去皮尖),白术4两。

功能主治发汗。主风寒夹湿,留着肌表,身体烦疼。

用法用量麻黄白术汤(《三因》卷五)、麻黄白术散(《袖珍》卷一)。

各家论述1.《张氏医通》:用麻黄汤开发肌表,不得白术健运脾气,则湿热虽以汗泄,而水谷之气依然复为痰湿,流薄中外矣。然术必生用,若经炒焙,但有健脾之能而无祛湿之力矣。

2.《成方便读》:方中用麻黄汤祛风以发表,即以白术除湿而固里,且麻黄汤内有白术,则虽发汗而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即两味足以治病。况又有桂枝和营达卫,助麻黄以发表;杏仁疏肺降气,导白术以宣中;更加甘草协和表里,使行者行,守者守,并行不悖。

3.《古方新用》:方中以麻黄开汗孔以发汗,杏仁利气,甘草和中,桂枝从肌以达表。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健脾生液以助除湿气,在发汗中又有缓汗之法。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凉药子丸

    药方名称凉药子丸处方连翘1两半,牙消1两2钱,甘草(生)1两2钱,大黄1两,石膏半两,薄荷叶2两,栀子2两,绿豆粉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五脏伏热,痰涎壅塞,烦躁,口舌生疮,大便

  • 黑豆方

    药方名称黑豆方处方小粒黑豆1升,天雄乌头(四月采,净去土,勿洗,捣绞取汁)2升。制法渍豆1宿,早晨滤出,晒干,如此7次止。功能主治大风癞,恶疮至甚者。用法用量每服取豆2-3粒,以温酒送下,渐加至6粒,

  • 渗脐散

    药方名称渗脐散处方枯矾龙骨(煅)各6克麝香少许制法上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脐湿。用法用量干撒脐中。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

  • 苍术黑豆饮

    药方名称苍术黑豆饮处方真茅山苍术10斤(洗净,先以米泔浸3宿,用蜜酒浸1宿,去皮),黑豆。制法用黑豆一层,拌苍术一层,蒸二次,再用蜜酒蒸一次,用河水,砂锅内熬浓汁,去滓,隔汤煮滴水成珠为度,每膏一斤,

  • 救胃自焚汤

    药方名称救胃自焚汤处方石膏半斤,元参1斤,白芥子3两,半夏3两,知母1两,甘草1两,麦冬5两,竹叶数片,人参1两。功能主治热病发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见水而入,骂詈叶嘘,杀人之语不绝,舌如芒刺,饮水

  • 劫劳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劫劳散药方名称劫劳散处方地骨皮二两半,前胡(去芦)、荆芥,各二两七钱。香附子(炒.去毛)、苍术(浸.去皮.焙)甘草,各三两六钱。麻黄(去根.节)、白芷,各四钱半。川

  • 和解四物汤

    《鲁府禁方》卷三:和解四物汤药方名称和解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8分,川芎8分,赤芍8分,生地黄8分,藁本1钱,羌活1钱,前胡1钱,防风1钱,白芷1钱,甘草3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风感冒,四肢倦怠,头

  • 六丁饮

    药方名称六丁饮处方紫花丁1两,甘菊花1两,生甘草5钱,牛膝1两,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脚趾生疽。用法用量水煎服。若已破烂,多服为妙。摘录《洞天奥旨》卷七

  • 壮肾散

    药方名称壮肾散处方仙灵牌(酒浸)150克远志(去心)120克 巴戟(去心)180克杜仲(酒炒)150克 破故纸(酒炒)150克肉苁蓉(酒浸)180克 青盐240克 大茴香150克 小茴香(炒)150克

  • 枸杞汁点眼方

    药方名称枸杞汁点眼方别名枸杞煎处方枸杞叶、车前子叶各等分。功能主治眼中翳少轻者;眼涩痛,兼有翳者。用法用量上于手中熟挼,使汁欲出,又别取桑叶2-3重裹之,悬于阴地经宿,乃摘破桑叶取汁,细细点目中。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