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阳气以抑制阴寒邪气的治法,见《医门法律》卷一。该法为温补学派治疗立法的主要依据,认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故阳性畏其衰,阴性畏其盛”(《类经附翼·大宝论》),因此治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四方。茵陈、麻黄。水煎,加黄酒少许服。治湿热黄疸,表实无汗者。
出《脉经》。即绝产。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10卷。明·周之干著述。此书由周氏门人整理记录,复由勾吴逋人删释校订,重予编次刊行。卷1~5分述阴阳脏腑、亢害承制、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证施治、二十六字元机、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古经解、
养生类著作。明·万密斋撰。5卷,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本书综合前人对于养生的知识,提出寡欲、慎动、法时、却疾为养生四要,如谓:“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坚忍其性,则不坏其根矣。”“慎动者,谓保定其
解剖部位名。即胸锁关节。
即肾阴,与元阳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又别称天癸。《景岳全书》卷一:“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详肾阴、天癸条。
①指眼珠。《证治准绳·杂病》:“神珠自胀证,目珠胀也。”见眼珠条。②指黑睛。清·黄庭镜《目经大成》:“气轮之中青睛则属木、属肝,轮曰风,世称神珠。”详黑睛条。
病证名。①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指麻疹粒头高耸,色红淡润而肤白者。《临证指南》卷六:“赤疹遇清凉而消,白疹得温暖而解。”参白麻条。②出《温病条辨》。即白。风湿郁于经络毛窍,表现为身热、身痛,汗多自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菍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