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鳞衣草

鳞衣草

药材名称鳞衣草

拼音Lín Yī Cǎo

别名蛇毛衣、大蛇疮药、牛膝琢、飞扬草、红四季草、野凉粉草藤、蛇疮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鳞花草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agathis incurva Buch.Ham.ex D.Don[Lepidagathis haylina Nee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鳞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下部伏地,方形,多分枝,节稍膨大。叶对生;叶柄长5-10mm;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8cm,宽1-3.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呈波浪状,两面均有针状结晶的小线条。花小,为顶生或腋生稠密穗状花序,圆柱形,长1.5-2.5cm,单生或数个聚生,花常偏于花序的一侧,被柔毛;苞片叶状,狭披我形,长约8mm,先端锐尖,具1脉;萼5深裂,最外裂片较大,线状披我形,长约6mm,具睫毛;花冠白色管状,上部膨胀,冠檐2唇形,花长约10mm,上唇微裂,下唇3裂;雄蕊4,2长2短,花药2室,斜叠生。蒴果长约5mm,有种子4颗。花期11-12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村边、路旁、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圆柱形,略具四棱,有会枝,长短不一,具短毛。叶对生皱缩,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长2.5-10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下延至柄成狭翅状;全缘或边缘略呈波状;两面具毛茸,有时可见针状结晶的小线条。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疮疡肿毒;口唇糜烂;目赤肿痛;皮肤湿疹;跌打伤痛;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毛射

    药材名称水毛射拼音Shuǐ Máo Shè别名毛水珍珠草、毛射草、蛇尾草、牛触臭、狐狸尾、狗仔尾、水凉粉草、毛鼠尾、老鼠癀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水珍珠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stem

  • 石瓜子

    药材名称石瓜子别名上树瓜子、石仙桃、瓜子金、小耳环、乳汁藤来源萝藦科眼树莲属植物眼树莲Dischidia chinensi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酸

  • 山菠萝根

    药材名称山菠萝根拼音Shān Bō Luó Gēn别名山芋头(《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荞麦叶大百合的鳞茎。夏、秋采挖鳞茎。原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高约1米以上。具鳞

  • 莎草

    《中药大辞典》:莎草药材名称莎草拼音Suō Cǎo别名莎随(《大戴礼记》),侯莎(《尔雅》),地毛(《广雅》),山莎(《纂文》),回头青(《清异录》),香头草(《广州植物志》),野韭菜,猪荸荠、隔夜抽

  • 土燕窝泥

    药材名称土燕窝泥拼音Tǔ Yàn Wō Ní别名金腰燕、巧燕来源雀形目燕科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L.,以燕窝泥入药。原形态金腰燕大小似家燕,上体蓝黑色,腰有显着的栗

  • 黑大艽

    药材名称黑大艽拼音Hēi Dà Jiāo英文名siberia Monkshood别名大艽、黑秦艽、马尾大艽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草地乌头或西伯利亚乌头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

  • 桂枝

    《中国药典》:桂枝药材名称桂枝拼音Guì Zhī英文名RAMULUS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

  • 细叶黄杨

    药材名称细叶黄杨别名清明矮、千年矮、万年青、黄头艾来源黄杨科细叶黄杨Buxus harlandii Hance,以鲜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化学成分含生物

  • 软蒺藜

    《中药大辞典》:软蒺藜药材名称软蒺藜拼音Ruǎn Jí Lí别名白蒺藜(《山东中草药手册》),碱灰菜、麻落粒(《内蒙古中草药》),大灰条、灰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山

  • 滴滴花

    药材名称滴滴花拼音Dī Dī Huā别名还魂草、虎耳还魂草、九倒生来源苦苣苔科珊瑚苣苔属植物珊瑚苣苔Corallodiscus cordatulus (Craib) Burtt (Didissan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