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鳞始蕨

鳞始蕨

药材名称鳞始蕨

拼音Lín Shǐ Jué

英文名Fragrant Lindsaea

别名黄连还魂草猪毛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鳞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saea odorata Roxb.[Adiantum cultratum Will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20-30cm。根茎栗色,横走,密栗红色钻鳞片。叶近生,直立;叶柄长4-7cm,禾秆色或基部栗黑色;叶片草质,线状披针形,长10-14cm,宽约2cm,一回羽状,羽片17-30对,互生,有短柄;羽片半圆状斜三角形,具缺刻;叶脉二叉分枝。孢子囊群沿羽片上缘着生,生于两缺刻之间并横跨于2-4条小脉的先端;囊群盖横线形,边缘啮断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m的林下阴处、林缘、山坡草地或田地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状茎圆柱形,表面密生条状钻形鳞片,上方近生多数叶,下方有众多的须根。叶柄禾秆色,长4-7c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10-14cm,宽约2cm,羽片有短柄,半圆状斜三角形,宽4-5mm,下缘平直,全缘,上缘稍呈弧形突起,有缺刻;孢子囊生于两缺刻之间,横跨2-4条小脉顶端,囊群盖边缘略啮断状。气微,味淡。

性味淡;凉

归经入肺、胃、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止血;利尿。主小便不畅;尿血;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止血、利尿的功能。用于尿闭及吐血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松子

    《中药大辞典》:石松子药材名称石松子拼音Shí Sōnɡ Zǐ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孢子。7~9月间当孢子囊尚未完全成热或未裂开时,剪下孢子囊穗,在防水布上晒干,击震,使

  • 小黑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黑药药材名称小黑药拼音Xiǎo Hēi Yào别名草三角枫来源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川滇变豆菜Sanicula astrantifolia Wolff ex Kreschm

  • 山腊梅

    药材名称山腊梅别名亮叶腊梅、毛山茶、岩马桑、香风茶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山腊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Calycanthus nitens Rehd.;Meratia nit

  • 鄂西天胡荽

    药材名称鄂西天胡荽拼音è Xī Tiān Hú Suī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鄂西大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wilso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细叶鼠曲草

    药材名称细叶鼠曲草拼音Xì Yè Shǔ Qǔ Cǎo别名天青地白草、磨地莲、小火草来源菊科鼠曲草属植物细叶鼠曲草Gnaphalium japonicum Thunb.的全草。夏秋

  • 柏树根

    药材名称柏树根拼音Bǎi Sh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用。

  • 鄂豆根

    药材名称鄂豆根别名山豆根、豆根、黄结来源豆科鄂豆根Euchresta tubulosa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利咽喉。治腹痛,腹胀。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紫啸鸫

    药材名称紫啸鸫拼音Zǐ Xiào Dōnɡ英文名Violet Whistling thrush别名鸣鸡、山呜鸡、乌精、箫声鸫、黑雀儿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鹟科动物紫啸鸫的肉。拉

  • 小旋鸡尾

    药材名称小旋鸡尾拼音Xiǎo Xuán Jī Wěi别名细股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翅轴蹄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delavayi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地菍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菍药材名称地菍拼音Dì Rěn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来源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以全草或根入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