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鲛鱼

鲛鱼

药材名称鲛鱼

拼音Jiāo Yú

别名蜡鱼、瑰雷鱼(《南越志》),沙鱼、鳆鱼(《本草拾遗》),溜鱼(《纲目》),鲛鲨(《医林纂要》)。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

原形态体细长形,长约60厘米;前端略粗,向后渐细,腹面平。头宽。吻稍厚。前端钝。服侧位,长圆形。中等大,瞬裙平横外露;服后有小形喷水孔。鼻孔位于口至吻的1/3处,有鼻瓣3叶。口呈三角形,距吻端远,有唇褶,上唇褶宽扁而长,下唇裙较狭而短。齿小,多行,排列成铺石状。鳃孔6个,最后两个位于胸鳍上方。盾鳞细小。背鳍两个,形状相似;第1背鳍较大,始于腹鳍后缘上方,介于吻端至第2背鳍间;第2背鳍较小于第1背鳍,胸鳍始于第5鳃孔下方,后缘斜直或微凹。腹鳍位于背鳍间隔前半部的下方,内角较尖,后缘直。尾鳍的上叶直而略窄,下叶前端较宽。背面和上侧面呈灰褐色。侧线显著,沿侧线及侧线上方有许多不规则的白点。下侧面和腹面银白色。

栖于近海。以软体动物、虾、蟹及其他鱼类为食。卵胎生。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黄海和东海。

性味甘咸,平。

①《食疗本草》:"平。"

②《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③《纲目》:"甘,平,无毒。"

④《医林纂要》:"酸咸,平。"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大阴经。"

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补五脏。"

②《医林纂要》:"消肿去瘀。"

备注鲨鱼的种类很多,我国沿海较常见的尚有虎鲨科狭纹虎鲨(分布南海及东海南部)、角鲨科白斑角鲨(分布东海及黄海)及姥鲨科姥鲨(我国沿海均有)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天荞麦根

    药材名称天荞麦根拼音Tiān Qiáo Mài Gēn别名金锁银开(《李氏草秘》),苦荞头(《草木便方》),野荞子(《分类草药性》),铁石子(《天宝本草》),透骨消(《植物名实图考

  • 奇蒿

    药材名称奇蒿拼音Qí Hāo别名刘寄奴[江苏、上海]、南刘寄奴、千粒米、六月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以带花全草入药。8~9月花期采收,连根

  • 麻秸

    药材名称麻秸拼音Má Jiē别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荄(《中国医学大辞典》),油麻稿(福建《民间实用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茎。功能主治治哮喘,浮肿,聤耳出脓。《纲

  • 柚叶

    《中药大辞典》:柚叶药材名称柚叶拼音Yòu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条。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性味《本草求原》:"

  • 飞燕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燕草药材名称飞燕草拼音Fēi Yàn Cǎo别名猫眼花、鸽子花、大花飞燕草、鸡爪莲、土黄连[吉林]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翠雀Delphinium gra ndiflor

  • 红蒂蛇

    药材名称红蒂蛇别名宽叶猕猴桃来源猕猴桃科红蒂蛇Actinidia latifolia (Gardn. et Champ.) Merr.,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至广东。性味淡、涩,平。功能主治清

  • 蜂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毒药材名称蜂毒拼音Fēnɡ Dú来源为工蜂腹部末端螫刺腺体内的有毒液体。性状浅黄色透明液体,比重1.1313,PH5.5。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用于风

  • 叉分蓼

    药材名称叉分蓼拼音Chā Fēn Liǎo别名酸不溜、分枝蓼、叉枝蓼、酸姜来源蓼科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以根(黑色老根为佳)入药。生境分部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

  • 蒟蒻薯叶

    药材名称蒟蒻薯叶拼音Jǔ Ruò Shǔ Yè别名老虎须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ca chantrieri Andre[T. minor Ridl.;T.

  • 紫油木

    药材名称紫油木拼音Zǐ Yóu Mù别名青香木、梅江来源漆树科紫油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 Poiss.,以嫩叶尖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苦、涩,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