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骨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初【介绍】:北宋医官。擅长外伤科。有军士面颊部中流矢,自颊贯耳,众医无法取出。文显用药敷于伤部,两夜箭出而愈。
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阴肾经。详该条。
眼科著作。又名《原机启微》。2卷。明初·倪维德撰,明·薛己校注。初刊于1370年。卷上论眼病病因及治则共九论;卷下论方剂配伍附40余方及方义的说明。薛己将此书收入《薛氏医案》时,将其本人之见闻和经验;
鼓胀证之一种。《张氏医通·鼓胀》:“如面色枯槁,肢体消瘦,单腹胀急而块垒不平者,皆属火胀,此非水肿,无虑助肾水之邪也。若脉弦细涩,虽能饮食,终亦必亡。火肿误服金匮肾气等药,急投连、柏、金铃、白芍之类,
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下痢。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亦名胎前阴痒,胎前阴户痒。指妊娠后外阴及阴道内搔痒,甚则奇痒难忍,坐卧不安。多因肝郁脾虚、湿热下注或外阴不洁,感染病虫,虫蚀阴中,或孕后房室过多,阴精耗损,加之孕后血聚养胎
书名。郑怀贤编。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整理。全书共11章,分述正骨学简史,人体正常骨骼,骨折与脱位,软组织损伤及其他骨伤的原因、症状、治疗、验案等,特别对手法操作附有较多的插图,内容比较实用。
指素有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金元时代医学上的一个学术派别。其代表人物为张元素,因张氏家居易水(今河北易县)故名。该学派重视致病的内因,具有创新思想,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反对泥于古方。后由著名医家李杲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