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指邪伏于内,至夏而发的多种热性病。《注解伤寒论》卷二:“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②指感受暑邪随即发生的热性病症。《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
见《安徽中草药》。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唐威源条。
【介绍】:元代医家。蒙古族。任尚膳院使,统领尚食、尚药局。
【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乾。陕西三原人。研究医书,间或为人治病。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脐下痛牵引左右,两胁下俱大痛者名曰寒疝,因呼吸冷风乘虚入腹故也。治宜辛温之剂祛其寒……宜羊肉汤。”(乌药、延胡、防风、当归、甘草、桃仁、川芎、香附、陈皮、桔梗、苍术、木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古诊法。详十度条。
气功练功方法。分坐、卧两种姿式。卧式除呼吸法外,其他与内养功同。
《素问·遗篇》篇名。本篇讨论了五运六气上下升降、迁正退位的变化,古人从这些变化中,推论疫病流行的规律,并认为疫病流行的关键,决定于人气、天气、神气等条件。这个理论是重申了“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