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木之脏

风木之脏

指肝脏。肝在五行中属木,在五气中属风,故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临床上肝阳易上亢化风,表现为震颤、动摇、抽搐眩晕等类似于自然界风吹木动的病候,故内风证每与肝的病变有关。

猜你喜欢

  • 鬼邪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足三里。见该条。

  • 人参安神汤

    《幼科铁镜》卷六方。麦门冬、人参、当归、黄连、酸枣仁、生地黄、茯神。水煎服。治小儿心血不足,惊悸不安。

  • 狗牙半支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 胎婴

    即胎儿。详该条。

  • 小便数

    证名,出《灵枢·经脉篇》。又称小便频数,详该条。

  • 热气疮

    病名。见《实用外科治疗学》。即热疮。详该条。

  • 内消连翘丸

    《疡科选粹》卷四方。连翘三两,漏芦、胡桃仁、夏枯草、土瓜根、射干、泽兰、沙参、白芨各五钱。为细末,酒糊为丸,空腹盐汤送下。治瘰疬。

  • 罗谦甫治验案

    见医药丛书条。

  • 火府

    指小肠。心为火脏,小肠与心相表里,故称小肠为“火府”。

  • 腹痈

    病名。出《保婴撮要》卷十三。即腹皮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