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核桃楸果之别名,详该条。
即经血停止。多指经闭,或指月经净后。
【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履贯欠详。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又名鸡冠丹、茱萸丹。为小儿丹毒之一。多因热毒搏于血气所致。证见皮色红,涩如麻豆粒,状如鸡冠肌理,多从背部漫及全身。治宜升麻膏外敷,或羚羊角煎汤外洗,或羚羊角烧灰调鸡子清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失枕,详该条。
骨名。又名预颅,即颅。指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约十二世纪【介绍】:金代医家。平阳(今山西省临汾)人。对热性病有研究,撰有《伤寒医鉴》一卷。反对朱肱《南阳活人书》用温热药治伤寒,而推崇刘完素用寒凉之法。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厥阴是阴经之里,故为阖。
病名。又名松子疔。《喉科秘旨》卷下:“松子喉疔生于关内,小舌左右两边,形如松子,淡红而硬,大痛难食,背寒身热,两寸关脉紧甚,乃风火郁积之症也。”治宜祛风清热。用五味消毒饮、六味汤等加减。参见喉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