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河北药材》。为玉米须之别名,详该条。
治法之一。辛味与甘味药同用以扶助阳气的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辛味、甘味药合用有益阳作用。如伤寒过汗引起心阳不足,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汤(《伤寒论·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古针具名。即镵针。《针灸大成》:“镵针……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介绍】:清代医家。字祉庭。湖南湘潭人。长于喉科,撰有《疟痢成方、白喉辨症合刻》(1882年)等书。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菍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为痰浊上壅,气为痰阻,呼吸有声,声如拽锯。参见喉吤条。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见《湖南药物志》。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雄黄,详该条。
见督脊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