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炙论》序上卷朱砂云母钟乳白矾硝石芒硝滑石曾青太一禹余粮黄石脂黄精菖蒲人参天门冬甘草干地黄菟丝子牛膝葳蕤防葵柴胡独活升麻车前草木香薯蓣薏苡仁泽泻远志龙胆细辛石斛巴戟天黄连络石蒺藜子黄肉苁蓉蒲黄续

  • 雷公炮炙论

    制药学专书。3卷。刘宋·雷敩撰,胡洽重订。约成书于5世纪。本书记述了制药学的基本知识,收载约300种药物的炮炙加工方法。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等书中。1

猜你喜欢

  • 山鸡条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 柔脾汤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炙甘草、炒白芍药,黄芪各半两,熟地黄一两五钱。为末,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服。治虚热吐血,衄血汗出。

  • 许学文

    【介绍】:明代医家。安徽合肥人。精通医术,尤其长于痘疹科。著有《痘科约旨》、《保赤正脉》二书,均佚。

  • 五十九痏

    指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主要穴位。《灵枢·四时气》:“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见五十九刺及热病五十九俞条。

  • 吊下巴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详颊车蹉条。

  • 硝石大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方。硝石(或朴硝)六两,大黄八两,人参、甘草各二两。为细末,以陈米醋三升置铜器中,竹筋柱器中,一升作一刻,凡三升作三刻,置火上,先内大黄,常搅不息,使微沸尽一刻,乃内余药,又尽一

  • 何镇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培元。京江(今江苏镇江市北)人。编著有《本草纲目类纂必读》(1672年刊行)、《济生论》(1676年刊行)、《家传集验方》(1672年刊行》等书。

  • 秋应中衡

    脉应四时之象。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秋季阳气收敛,脉象应轻平而浮,像秤杆的平衡一样。

  • 拟颠茄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搜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 碧蝉花

    见《本草纲目》。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