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火

阳火

火为阳,故名。①指心火。详该条。②指阳热亢盛,通常多见于温病。详气分病条。

猜你喜欢

  • 三钱三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 脸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面发毒。详该条。

  • 玉桔梗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桔梗,详该条。

  • 藕包毒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臑痈之轻症。详该条。

  • 蜜望子

    出《肇庆志》。为杧果之别名,详该条。

  • 黄帝内经太素

    书名。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的内容。原书在隋唐之际经杨上善重加编次和注释,共30卷,今已残缺。国内刊本只有23卷。本书不仅保存了《黄帝内经》中一些原文

  • 背腧穴

    出《灵枢·卫气》。即背俞穴。详该条。

  • 五五丹

    经验方。见《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煅石膏、升丹各15克。为细末,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中,外盖膏药或油膏,每日换药一至二次。功能提脓祛腐。治流痰、附骨疽、瘰疬等溃后腐肉难脱,脓水不净者。

  • 阴水

    病证名。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多属虚证。因脾肺虚弱或肾经亏损等所致。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医学入门·水肿》:“阴水多内因,……或肌饱劳役、房欲而见阴证。”《类证治裁·肿胀》:“因肺脾

  • 上鼠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上搭手。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