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仲阳
【介绍】:
见钱乙条。
【介绍】:
见钱乙条。
病证名。指患麻疹而失音者。常见于小儿。多因小儿麻疹后肺胃余毒未尽,复感风邪,致失声不语,咳嗽等。治宜祛风邪,清解余毒。方用蝉蜕、牛蒡子、射干、桔梗、连翘、甘草、前胡及养阴清热药等。参见麻疹、瘖等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有《丹毒备急方》,3卷,已佚。
书名。一名《金兰循经取穴图解》。1卷。元·忽公泰著,其子光济诠次。刊于1303年。《针灸聚英》称此书“首绘脏府前后二图,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流注,各为注释,列图于后”。原书已佚。其内容保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枳壳一钱半,陈皮八钱,生姜四片。水煎服。治气郁上焦,心胸痞痛。若郁甚,加姜黄少许。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病因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损伤脾胃不能摄血归源;或素有心气不足,复因饮酒劳倦,致令心火乘脾所致。症见崩漏下血夹有水湿,或每日水泻一二次,气短,怠惰嗜卧,疲倦乏力。
【生卒】:十六世纪上半叶【介绍】:明代医家,字志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医理宗朱震亨,著有《志斋医论》、《素问捷径》等书,皆佚。
《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海藻、海带、昆布、雷丸各一两,青盐、莪术各半两。为细末,陈米饮送服或炼蜜为丸,榛子大,噙化。治瘿瘤。
解剖名。《伤科补要》卷二:“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颃颡也。”详颃颡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肘关节脱臼。详手臂出臼条。
证名。又称脾肾泄、肾泄。指真阳不足,肾经虚寒不能闭藏所致的晨泄。《症因脉治·肾虚五更泄泻》:“肾虚泻之症,每至五更,即连次而泻,或当脐作痛,痛连腰背,腹冷膝冷。”脉多细小虚软,或浮大。治宜补肾益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