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疳疾内脏虚冷的一种证型。又名瘦冷疳。《证治准绳·幼科》:“冷疳病多在内,利色无常,其沫清白,肢体软弱,目肿面黧。又一证:躁渴卧地,似有热状,惟饮食不进,滑泄无度,亦冷疳也。”治疗先用木香丸(方
亦名坐生。《张氏医通》卷十:“儿臀先露,谓之坐臀生。”
古代医学的一个学术流派。自从汉代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以来,后世医家,对该书加以注释、发挥者颇多。使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得以不断发展。明清以来,温病学说逐渐兴起并形成独立的学术派别。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学术
【生卒】:约540~643【介绍】:唐代名医。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而与弟立言发奋学医,攻读医方。成为当代名医,尤长于针灸术。隋鲁州刺史库狄嵌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不能治。权为针肩一穴,迅
会阴部。位于前后阴之间。《素问·骨空论》:“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介绍】:宋代医生。编有《婴儿病证幼幼方论》十卷。
人体部位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眼睑。详该条。
出《素问·皮部论》。阳明经之阳络。名害蜚,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明远。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精通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