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阳
详补阳条。
详补阳条。
病证名。据古籍记载,妇人每临经时,腰腹胀痛,阴内淫淫虫出如鼠粘子状,绿色者数十枚,后经水随至。可用酒制黄连为君,白术、香附为臣,研末粥丸,立服吞之。
手和足的合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实四支(肢),浊阴归六府(腑)。”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白饼子第一方,见白饼子条。
治疗肝阴亏虚的方法。属滋阴法中的一种。因肝肾同源,故本法又类同于滋养肝肾。但滋肾药多质腻味咸,养肝则多取酸甘化阴。常用枸杞子、女贞子、白芍、旱莲草、蕤仁、五味子、葳蕤、酸枣仁、桑椹等。
书名。作者佚名。约为公元279年前著作。一卷,为道家书,其中有丹法及房中健身等内容。
见《串雅内编》卷三。即巴霜顶,见该条。
见《东垣试效方》卷五。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核桃楸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肛漏的外口数在二个以上,且道管弯曲有分支或管道通过肛周二个间隙以上的肛漏。参见肛漏条。
出《颅囟经》卷上。即赤游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