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行邪

行邪

指侵犯人体后能移行传变而不潜伏固着的病邪。《温疫论》下卷:“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假令行邪者,如正伤寒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自三阳入胃,如行人经由某地,本无根蒂。”

猜你喜欢

  • 胃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中脘疽。见该条。

  • 小针

    古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意同微针,见该条。

  • 早食

    食早餐的时候,即卯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日入,夏早食。”

  • 淡寮四神丸

    即四神丸第三方,见四神丸条。

  • 袁秦邮

    【介绍】:参见史以甲条。

  • 浮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浮翳内障。详该条。

  • 麻仁滋脾丸

    即麻子仁丸,见该条。

  • 痢风

    病名。①患痢疾后发生的鹤膝风。见《疡医准绳》卷四。因正气亏虚,湿热侵袭膝部所致。痢止后随即两膝肿痛,足胫软弱,步履艰难,甚至形寒发热。治宜扶正通络,祛湿清热。内服人参败毒散加牛膝、桑枝、秦艽等。参见鹤

  • 湿热腹痛

    病证名。指因湿热内结,通降失调所致的腹痛。《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湿热腹痛,按之愈甚,宜升提,利小便。宜升麻、柴胡、防风、葛根、木通、黄连、黄芩、滑石、车前。不愈,微利之,宜加熟大黄,即土郁

  • 索人衣

    见《江西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